WLAN网络本地转发专项研究及建议 20131022.pptx

WLAN网络本地转发专项研究及建议 2013102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LAN网络本地转发专项研究及建议中国移动研究院 无线所2013年10月2. 本地转发架构分析1. 集中/本地转发概念介绍3. 应用场景分析目录大纲传输设备ONUAPAPAP传输设备OLT 移动城域网集中转发:AC集中管控且承担数据路由、建立CAPWAP隧道中国移动WLAN当前架构管理上主要采取瘦AP+AC集中式管理架构,业务上采取数据业务集中转发的模式进行网络部署。集中式架构带来的优点: AC对AP可以进行集中管理,AP的配置、版本升级都可以通过AC执行,简化操作维护 AC对AP可以进行全局管控,针对AP计算最优频点、最好负载均衡,提高资源利用率 更易于网络扩容 更易于实现用户认证、漫游集团认证、鉴权、计费平台城域网汇聚层路由器主AC城域网汇聚交换机备AC数据隧道城域网侧热点侧控制隧道热点接入交换机WLAN网络典型拓扑架构集中转发存在问题:路由迂回、传输及AC带宽浪费瘦AP+AC集中式架构存在的问题瘦AP+AC集中管理集中转发式架构是公司运营采用最广的WLAN组网架构,但各省公司在具体进行网络部署的时候采取的布网方案有所不同(二层或三层组网),根据AC部署不同大致分为两类: AC采取旁挂的方式接入交换机(一般为汇聚交换机或核心交换机) AC采取直连的方式串入传输集中式网络架构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路由迂回 WLAN用户访问本地网络资源时,网络流量要先上行到AC, 然后再回到用户接入网内,这样的流量往返极大浪费了中间传输或城域网资源。传输及AC带宽浪费 集中转发占用WLAN传输带宽,不能有效利用用户自有Internet固网带宽,以及对AC转发性能要求高。SSID分离转发:校园网例子-双SSID、双认证、双收费、教育网虽分流但中国移动并无盈利校园WLAN网的一个例子该网络有如下几个特征:该校园网的例子中,AP广播两个SSID,分别为CMCC和RUC(校内网络)。用户接入CMCC与集中转发无异。用户接入RUC将走本地网路,且认证、计费都在本地完成。虽然该网络同时有集中业务和本地业务,但是可以看出,CMCC与RUC完全是两套系统,除了末端用一套设备。在增加新本地业务的时候,需要继续分离出新SSID以及对应的系统来提供业务,降低空口效率。功能分离转发:省公司例子-BRAS负责计费、认证和数据转发,没有解决路由迂回,没有缓解WLAN传输省公司WLAN网的一个例子AC管理VLAN业务VLANAC旁挂在BRAS/SR上:在AP上配置AC的域名,在DNS服务器上配置AC的地址及相应的域名AP从BRAS上获得IP地址,AP通过DNS上地址解析获得AC的地址,并与AC建立CAPWAP隧道根据无线报文的BSSID字段和瘦AP的位置,映射出相应业务的VLAN,不同场点映射不同的VLAN。AP将用户数据直接上传到BRASBRAS终结用户VLAN,并对用户进行地址分配,认证和计费。事实上,省公司本地转发应用的例子其实就是对AC释放了数据通道压力,但是数据流还是统一汇集到BRAS上。且AC不负责地址分配、认证、计费。CMNETAC控制信令核心层10G1000MCRCRRG-S8610RG-S8606业务控制层RG-WS5708BRASSRACAC大L2汇聚交换机大L2汇聚交换机接入层园区汇聚交换机园区汇聚交换机双路AP单路AP室外AP本地转发确切概念:统一SSID、AC-AP仍然存在双隧道、数据业务本地转发本地转发架构:管理上主要采取AP+AC集中式管理架构,业务上采取数据业务本地转发模式。本地转发架构下:AC仍然对AP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并负责对STA的认证和计费工作(并不是由BRAS重新承担)。数据业务将由本地网关分布式转发,不再经过统一的汇聚点。本地转发架构带来的优点:AC对AP仍进行集中管理,但AC性能需求弱化,释放AC资源进行更好的AP管理和控制 AP本地路由减少路由迂回,且最大化利用固网宽带Internet数据业务本地网关STA1CAPWAP集中式网关APAC控制+部分数据STA2注:IP网关是STA IP(三层)指向的第一跳路由。本地转发不同模式分析本地转发在DHCP地址分配时会引入两种不同的模式:DHCP集中分配:IP网关部署在AC之后DHCP本地分配:IP网关部署在本地而由于此两种不同的网关指向直接导致后续系列过程的不同,特别是STA认证与数据业务的流向。不同架构比较集中转发SSID分离转发功能分离转发本地转发数据转发AC不同系统不同网元转发BRAS或SRAP本地AC性能要求高要求高要求低要求低AP功能AP功能少AP功能中AP功能少AP功能多DHCP集中分配不同系统不同分配BRAS或SR本地或集中分配认证AC转发认证不同系统不同认证BRAS或SR无法自动认证AP对认证需要做配置计费AC统计不同系统不同计费BRAS或SRAP进行流量统计上报A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