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文字中的秘密.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在文字中的秘密   ──我们身边的数学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小学部 王魁志   (一)由刚刚学过去的课文《草船借箭》入手,从数学的角度重读这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了解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现在正在读名著,而且前一段时间刚学过《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文章──《草船借箭》,那么我们今天从数学的角度来重新回顾一下这篇课文,好不好?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数学眼光重读课文。学生找到数据或与数学有关的词语,加以整理、分析,得出结论:诸葛亮确实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他的观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此外,类似的课文还有像《画杨桃》等,可以让学生自己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回顾一下。看看这样的课文利用了数学上的哪些知识。   (二)再通过“文学中的数学”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文学知识也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丰富它的内涵。   1.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全不见。   生:这也是一首诗吗?   师:这首诗虽然很简单,就是平淡无味的数数,但是它也正是借助了数数,才让它变的如此诗意。(吊吊学生的胃口)   2.出示一些成语,让学生体会互质数在成语中妙用,开拓一下思路。   接二连   三、五谷丰登、七窍生烟   生1:我发现这三个成语中都含有数字。   生2:分别是2、3、5和7。   师:大家仔细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数?   (生仔细想)   生:噢,我知道了,它们都是质数。   师:恩,你们真是太聪明了。   师:那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成语呢?   一刀两断一波三折 一言九鼎 一目十行 一呼百应 千钧一发 三心二意 四分五裂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十拿九稳 九牛二虎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   生1:我发现每个成语中都含有两个数字。   师:那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字有什么联系吗?   (小组讨论)   生:我知道了,藏在成语里面的数字都是互质数。   师:不错,你们真聪明。看似简单的成语,只要我们细心的加以推敲,你就会发现很多我们以前不曾发现的知识。   3.由苏轼为《百鸟归巢图》的题诗: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善于发现问题:那“一百只鸟”藏在哪儿了?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首诗和它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明明是叫做《百鸟归巢图》,可是这首诗里看不到“一百只鸟”呢?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是呀,那“一百只鸟”到底藏在哪儿了呢?   (小组讨论、交流)   师提示:要从诗中的数字入手。   生:是不是应该把诗里数字用运算符号连起来啊?   师:大家不放试试看。   最终找到答案:1+1+3×4+5×6+7×8=100   师:文学世界浩瀚无边,只要同学们善于发现,就能从中体会到数学的妙趣横生,大家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一起来找找。   (三)身边的数学。   数学在文学中被广泛的运用,其实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些数学知识马上就会现形。   1.“沏茶”中的学问(幻灯片展示)   【让学生初步了解统筹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师:你对主人公的答案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没必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来沏茶。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在烧开水的这15分钟里还可以干点儿别的事情。比如:洗茶壶、茶杯;买茶叶;倒茶。   生2:反对。不能倒茶,因为这时候还没有烧开,你拿什么沏茶?   生1:恩,我错了。   师:那么大家沿着这种思路算一算,到底可以用多少时间?   (生认真的计算)   生:我算出来了。在这15分钟内洗茶壶、茶杯、卖茶叶,等水烧开以后再泡茶,最后倒茶,一共需要15+2+2=19(分钟)。   师:真是太聪明了。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合理的安排好顺序,以节约时间。   师:恩,这就是统筹学在我们身边的具体应用,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不但可以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买橡皮(幻灯片展示)   【让学生了解数学辩证法的运用】   师:故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认为小狗不应该付给小熊钱了。   生2:反对,我觉得小狗应该再付给小熊一元钱。   师:为什么?   生1:小狗拿一元钱和价值一元钱的橡皮换的这块儿价值两元钱的橡皮,不是正好吗?   生2:可是这块儿橡皮本来就是小熊商店里的货物啊。   师:我们现在可以模仿一下当时的情境。   (找两个学生,一个模仿小狗,一个模仿小熊。当小狗来换橡皮时打住。)   师:我们假设小狗不换橡皮了,而是退橡皮,应该是怎样的?   (“小狗”把橡皮退给“小熊”,“小熊”还给“小狗”一元钱。)   师:如果这个时候,小狗又

文档评论(0)

小燕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燕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