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灯下漫笔(节选).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怀鲁迅》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发表《孔一己》、《药》等小说“四-一二”后,定居上海。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 《坟》、《花边文学》、《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集外集》《南腔 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热风》《三闲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写作背景 鲁迅的《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鲁迅是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漫笔——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 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 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 文章结构梳理:第一部分:(1-5)由钞票贬值引出对“人”的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第二部分:(6-11)考查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的结论(一乱一治)。第三部分:(12-14)走哪一条路?创造“第三样时代”(青年的使命)。研读第一部分⒈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 ⒉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3、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联 系 开始:银元装在怀中  沉重累赘?将人不当人,不及牛马羡慕牛马给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后来:尽管打了折扣 沉垫垫的觉得 安心,喜欢心悦诚服,恭颂 太平盛世钞票贬值“变成奴隶”心 理 变 化 类 似 4、“我们”是否也包括鲁迅本人?5、文章所写的日常小事发生在民国二三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为什么还要写?研读第二部分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元?张养浩写的一首词,它揭露了无论王朝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祈求呢?请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⒉你是怎样看待百姓的这些祈求的?造成这种奴性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⒊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回顾历史,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5、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6、既然连奴隶都做不了,那他们抗争了吗?他们的愿望是什么?7、鲁迅先生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样两个时代,其依据是什么?8、“第一、二样时代” 有什么特征?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9、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需要:成就 5尊重需要:尊严、自尊 4社交需要:友谊、爱情、归属感 3安全需要:安全、职业、医疗、养老 2生存需要:吃、穿、住、行 等等 1 研读第三部分⒈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 ⒉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最后终于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 灯 现实:事(兑钞)——想(易变成奴隶)下 历史:现象 治 —

文档评论(0)

dzz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