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3-5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docVIP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3-5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一模)鸦片战争前,少数士大夫针对鸦片泛滥情况提出:“纹银易烟出洋者不可计数。必先罢例禁,听民间自种莺(罂)粟。内产既盛,食者转利值廉,销流自广。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下列选项最符合“少数士大夫”主张的是(  ) A.严格禁止外商走私鸦片 B.鼓励民间种植与夷争利 C.反对政府介入鸦片问题 D.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安全 解析: “夷至者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者则竟弛关禁而厚征其税。责商必与易货,严银禁罪名”表明这些士大夫主张利用市场维护经济安全,D项正确。 答案:D 2.(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 A.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中英并未完全停止战争,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南京条约》后开放通商口岸事宜,B项错误;《南京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的方式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错误;两国都认为自己获得好处,是认识角度的不同,D项正确。 答案:D 3.(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的影响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美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就是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C项正确。 答案:C 4.(2018·江苏扬州中学5月质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条内容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天朝上国”不得不接受耻辱 B.宗藩体制不得不接受条约体制 C.为此后实现长期和平奠定基础 D.国际平等原则得到很好贯彻 解析:宗藩体制体现了华夷关系,而材料中“1842年《南京条约》”是近代条约,“大清大皇帝”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国”,B项正确。 答案:B 5.(2018·北京朝阳一模)《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 解析:据材料“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可知,由于鸦片战争外敌入侵,国体观念由国家体制转变为涉及对外的国家体面,A项正确;由材料中“《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可知是清朝官方记载而非历史学家解读,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仍然是清政府执政,政权没有更替,C项错误;现代概念中国体指的是国家的性质,据材料“国家体面”可知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脸面,落后于国际外交理念,D项错误。 答案:A 6.(2018·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贸易部强调,英国政府“不但不去压迫中国政府使其放松所制定的规章”,而且“将要对中国政府在抵抗对它的政权和行政的不法侵犯方面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英国政府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完全平等的外交关系 B.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迫使英国放弃了领事裁判权 C.自由主义原则的确立改变了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D.英国的目的是保存清政府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英国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于清政府的态度有一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保存清政府的统治以维护其在中国的利益,D项正确。 答案:D 7.(2019·全国Ⅱ卷“超级全能生”高三26省9月联考)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这本质上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  ) 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 B.为保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 C.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解析:题干中张之洞、唐景崧的保台方案寄希望于英、法、德,且都以抵押台湾为手段,无异于用强盗来抵御强盗,D项正确。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百年树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工作者,省市一线名师,愿意分享优质资源给所有需要的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