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专题知识讲座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节功能牵引的基本方法 关节功能牵引的基本方法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用支架或特制的牵引器固定于适当位置,然后在其远端肢体上按需要方向用沙袋做重力牵引。牵引时尽量采取稳定舒适的体位,充分放松局部肌肉。沙袋重量以引起一定的紧张感或轻度疼痛感觉但可以从容忍受,不引起放射性肌肉痉挛为度。牵引的目的时逐渐牵伸挛缩粘连组织,一次牵引持续10~20min,至少每日进行1~2次,有条件还可以增加次数。不同关节及同一关节不同方向牵引可依次进行。牵引器械及使用法见图1-119。 * * 八、神经促通技术 神经促通技术又叫神经促进技术,促通技术,易化技术(facilition technique),是指为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正常运动模式、姿势、控制力及平衡反应的形成,抑制和避免异常运动模式而采用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其基本要素包括两方面:①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姿势反射、平衡控制能力形成;②抑制原始、异常的运动形式。 适应症: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引起的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 * 机理:形成新的神经通路。 (1) 中枢性瘫痪恢复的形态学基础。 ① 皮层切除实验证明大脑皮层存在一定同侧支配。 ② 古、旧皮层具有双侧支配性,一年较粗糙的功能可由古旧皮层在完成。 ③ 突触发芽可能重新建立受累神经细胞功能的突触联系。 (2) 中枢性瘫痪恢复的神经生理学依据 ① 功能转移或重新组织,促通训练可使正常不承担某种功能的胞细胞承担起这种功能。 ② 次要通路的开通式脱抑制。 ③ 脑细胞的可塑性(抑制性或激活性),决定了偏瘫康复的程度。 ④ 条件反射。 * 2、翻身训练:患者可以利用残存肢体的能力带动瘫痪肢体,在辅助下或独立地进行翻身。 3、坐起训练: 1)截瘫患者的坐起(如图1-71所示) 2)偏瘫患者的坐起(如图1-72所示) * 4、坐位平衡训练 * 5、坐位移动训练 1)截瘫患者前后移动、侧方移动(如图1-79) 2)偏瘫患者的移动(如图1-80) * 6、坐位坐起训练: 1)截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2)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 移乘训练 1、前方移乘 2、侧方移乘 3、斜向移乘 4、轮椅与地面间移乘 * 轮椅操作训练 * 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 及恢复步行能力的训练 * * * * 六、增强和改善肺功能的训练 (一)主动性肺功能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患者坐卧于床上,腹肌充分放松,一手或双手放于胸骨下角,头、双肩充分放松,用鼻吸气,用口放气。注意:吸气时,双手应随着腹部膨胀而上升,呼气时,双手随着腹部缩小而降低。(如图1-108) * 2、胸廓扩张训练:治疗师的手或病人的手摆放于所需训练肺叶的体表位置,例如:肺尖的扩张训练,手应放在同侧锁骨下方;外侧肺底部的扩张训练,手应沿着该侧腋部纵轴,放置于第7、8和9肋骨外侧(如图1-109所示);后方肺部扩张训练时,应借助于一宽幅弹力绷带,一头由外向内放置于大腿下部予以固定,另一头从身体的前方沿着剑突的水平,由前向后绕过躯干,用对侧手握住(如图1-110所示)。当手的位置摆放好以后,均匀的阻力应该从呼气末端开始施加,直到吸气停止,在吸气末端阻力突然消失,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胸廓扩张训练。 * 3、体位排痰训练方法: 如图1-111所示为双侧肺上叶部排痰的体位;如图1-112所示为肺的中叶部排痰的体位:患者身体的右侧呈45°角抬起,下方摆放一枕头支撑,床由地面抬起约35cm;图1-113所示为双侧肺下叶部排痰的体位:患者呈右侧卧位,骨盆处放一枕头,床由地面抬起约46cm。 * (二)常用的肺功能康复训练手法 1、扣打法(如图1-114所示) 2、震颤法(如图1-115所示) 以上两种方法可加速黏液物质由支气管壁分离出来,再加上体位排痰或诱导患者咳嗽,那么,淤积于肺内的痰,就可排出体外了。 * 七、牵引疗法 概述: 牵引疗法是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拉作用已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牵引疗法可用于肢体和脊柱,其中不同关节的牵引需按不同关节的结构和生理需要分别设计和实施,借助牵伸软组织来治疗关节障碍和挛缩畸形;脊柱牵引包括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和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牵引,是康复科室常用的治疗方法。 * 牵引的作用机制 (1)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 (2)促使炎症消退 (3)解除肌肉痉挛 (4)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 脊柱牵引分类 (1)根据治疗部位可分为:颈椎牵引、腰椎(骨盆)牵引。 (2)根据牵引时患者的体位可分为: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坐位牵引。 (3)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方向可分为:水平位牵引、斜位牵引、垂直位牵引。 (4)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