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届禹贡青年沙龙年度大会参会回执
姓名
李昕升
所在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性别
男
硕/博
年级
讲师/在站博士后
联系方式
(手机、邮箱)lx163.com
论文题目
清至民国时期广西“惰农”考
论文摘要
(约300字)
历史时期广西“惰农”比较常见,即使到了传统农业发展的最高峰、看似人地关系紧张的清至民国时期,依然如此。“惰农”表现方式较为多样:不种双季稻、一年一熟、耕作粗放等。究其根源,在于环境决定技术选择,资源禀赋的差异必有与之相应的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农民也会计算生产成本,“过密化”理论并不适合广西尤其是岩溶地区。我们对待“惰农”应抱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而不能一昧归咎于农民。
备注
(请填写需要住宿的日期)
15日、16日(视会议日程决定是否16日晚离开)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7年11月18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