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战略大决战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讨论: 阅读书上表格,了解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的对比情况。讨论: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下面的原因你同意吗?能再说出其他原因吗?请举例说明 要点提示   共产党方面:   中共的正确领导;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解放军英勇善战;   国民党方面:   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   政治孤立、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1.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3.大决战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首先发起的战役是下列哪幅示意图?( ) 参考答案: (1)扶蒋反共。 (2)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占着明显优势。国民政府失败,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其原因在于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及时、果断和战争指挥艺术的娴熟灵活;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国民党统治的腐朽、军队厌战等。 挺进大别山 目标: 影响: 渡江战役 目标: 影响: 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 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解放全中国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 南京 武汉 陕北 山东 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 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200多万!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攻占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上海 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北平 1、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C 练兵营 练兵营 C A 练兵营 A 表格一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美国对国民政府援助统计简表。 59亿美元 给与贷款和物资 15万人 训练军队人员 45个师 装备军队 表格二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1)表格一说明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 (2)表格二说明解放战争初期,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何?战争的最后结果怎样?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何在?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和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的接济 有美国援助建立的空军和271艘舰艇、8亿美元的剩余物资 装备情况 130万人 430万人 军队数量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6.阅读表格,探究问题 请回答: *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温 故 知 新 一、大决战的时机和条件  二、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4)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北平 徐州 结 果 概 况 指 挥 员 参战部队 地 点 时 间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东北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林彪 罗荣桓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00 万人 290 万人 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辽沈战役结束后 意 义 概 况 指 挥 员 参战部队 地 点 时 间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歼敌55万余人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80万 60万 20.6万副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