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表10 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
第一节 编制依据
一、新干赣江大桥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标前会议及补遗书。
二、新干赣江大桥公路工程施工设计资料、图纸、地质报告及参考资料。
三、交通部颁布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四、国家有关法规及政策。
五、施工现场勘察所获得的资料。
六、我单位施工实力、技术装备和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第二节 编制原则
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方案与施工顺序。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三、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四、采用平行流水作业及均衡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为确保优质、安全、按期完成本标段的工程施工,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指导思想如下:
一、人员与施工队伍: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年富力强的人员组成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施工队伍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根据新干赣江大桥公路工程施工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二、施工组织: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分工序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三、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动作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四、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五、质量控制: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
第二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概述
赣粤高速公路是江西两纵三横一斜公路网络的主要骨架,也是江西通往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主要通道。新干赣江大桥新建工程是赣粤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于赣粤高速公路南安互通立交,终于105国道新干县塘头乡。路线全长16.82405公里(含跨赣江的特大桥一座)。路线经新余市的南安乡、新干县界埠乡、塘头乡。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发展新余市和新干县经济,方便赣江两岸的人民的生活,完善赣粤高速公路的辐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标段工程起点k0+000,终点k5+000,全长5.00公里。
第二节 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
一、工程规模
路线全长为16.68405km,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
二、技术标准
路线: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双向两车道,横断面布置为1.5米(土路肩)+9.0米(行车道)+1.5米(土路肩)。
第三节 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路线起于新余市南安朱家,经由界埠乡,跨赣江,终于新干县塘头乡,起点朱家至邵家段为岗间盆地,地面高程在35~45米之间,邵家至界埠上店段为低丘岗埠区,地形波状起伏,地面高程38~130米之间,相对高差40~80米,各丘体呈长垅岗状或浑圆状,界埠上店至新干县城段为赣江河流及其河谷平原,地面高程35~40米,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洼,洪水期易内涝。
二、水文、气象
路线所处区域,属赣江水系,整个路线区地表及地下水位均受赣江及支流水位控制和影响,水量丰富,但丰而不均,随季节性变化大,路线所处区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东亚季风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短而夏冬长。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较大,1、2月严寒,7、8月酷暑;春末夏初阴雨连绵,盛夏伏秋持续晴热,往往造成周期性的洪涝和干旱灾害。
气温:主要随地形和海拔高度而表现为区域性变化,其总的趋势是:赣江两岸河谷平原高于丘陵山区,海拔越高则气温越低。年平均气温在17.6℃左右,1959~1990年间最高气温为40.5℃(1963年8月31日和1971年7月31日),最低气温为-9.1℃(1967年1月17日)。年际温差高达49.6℃。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571.8毫米,最多的1953年年降水量为2215.0毫米,而最少的1963年仅为1011.2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少,3~6月降雨量相当集中,盛夏剧减,一般为局部地方性雷阵雨。
第四节 工程条件
拟建项目在新干县及新余市境内,是105国道与赣粤高速公路的连接线,交通运输便利;公路沿线人口稠密,电力、通讯均较发达;沿线水资源比较丰富,施工单位可自行布置生活、施工用水设施。
项目沿线的电力由当地的电网供应,但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考虑自发电。
第五节 沿线筑路材料
一、片、块、碎石材料
沿线片、块、碎石材料丰富,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砂岩和石灰岩,储量丰富、运输方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