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 1、地理位置: 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吕梁市中阳县西北11Km处的付家焉村,行政区划属中阳县张子山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15″~111°8′57″,北纬37°27′01″~37°28′36″。 2、基本情况: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重组整合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件批复的企业重组整合方案和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发放的C14220041618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山西吕梁中阳付家焉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呈梯形,井田东西长约3.98km,南北宽2.95km,面积9.1156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 3、煤层情况: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山西组平均厚度71.53m,含01、02、1、3、4、4下、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平均厚0.64m,可采含煤系数0.9%。 太原组平均厚度80.84m,含6、7、8、9、10、11、12号煤层,其中9、10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7.53m,含可采煤层平均厚6.02m,可采含煤系数7.4%。 煤系地层总厚152.37m,含煤总厚9.42m,可采煤层平均厚6.66m,可采含煤系数4.4%。 4、矿井水文地质 4.1主要含水层 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本地层在井田内全部被覆盖,埋藏于井田深部,地层厚度大,分布广泛,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井田主要含水层。据2004年在东北边界处2km处施工的大土河焦煤公司9号水源井和2006年在井田东南部原裕祥煤矿工业广场施工的水源井资料,9号水源井奥灰水位标高为805.46m,出水量为195.60m3/h 。裕祥水源井奥灰水位为805.167m,出水量为55m3/h。根据以上水源井资料和区域水力坡度推测井田内奥灰水位在802-805m,井田大部地段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位,属于带压开采,在开采时要防范奥灰水突水事故的发生。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太原组含水层主要为三层石灰岩,从上到下为L5、L4、L1,总厚约25.55m,灰岩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钻孔在灰岩地层中,大部分出现孔漏的情况,含水层顶板埋深在85-280m左右。据离石详查勘探资料,单位涌水量井田东北侧2.5km处12号孔为0.0047L/s·m,井田东南侧4km处20号孔为0.207 L/s·m,水位标高分别为929.44m和946.67m,属弱-中等富水含水层。 3)二叠系碎屑岩类砂岩裂隙含水层 井田内含水层无出露,含水层以细、中粗砂岩为主,平均厚度17.90m.含水层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顶板埋深为38-210 m左右。单位涌水量12号孔为0.0008L/s·m,20号孔为0.0022 L/s·m,水位标高分别为955.62m和972.04m。从区域上看,该含水层不连续,富水性弱。 4)第四系、上第三系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出露高,补给条件差,含水层连续性差,基本属透水不含水层。 全新统主要分布于井田较大沟谷中,含水层以砂砾石层为主,厚度小,富水性也较弱。 上第三系上新统间断出露于井田沟谷中,含水层为砂砾岩,民井出水量小于10t/d。 4.2主要隔水层 1)山西组隔水层 山西组5号煤以下至太原组L5灰岩之间是以泥岩为主,砂、泥岩互层的一套地层,厚度13.00m左右,连续稳定,其中泥岩、粘土岩隔水性好,可视为山西组和太原组之间良好的隔水层。 2)本溪组隔水层 本溪组平均厚32.78m,岩性主要为泥岩、铝土岩、粉砂岩和砂岩,该组有时夹薄层石灰岩或薄煤层,其中泥质岩隔水性能好,在区域内稳定,是良好的隔水层。 4.3含水层补、径、排条件 奥陶系岩溶水的补给主要是井田外基岩裸露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井田内奥灰水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岩溶水由西向东南方向运移,最终排向神头泉。 石炭系、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接受大气降水和季节性河流以及上覆含水层的入渗补给后,顺岩层倾斜方向运移,上部含水层在沟谷中以侵蚀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下部含水层顺层排出井田外。 4.4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 本区年降水量为374.4mm—577.7mm,属于干旱地区,本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河流,仅雨季沟谷中有季节性短暂小溪流和洪水排泄,井田地形坡度较陡,植被不发育,有利于自然排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条件差,只在基岩露头的沟谷中有少量的入渗,对于山西组砂岩含水层,由于其上有较多隔水层分布,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很少。井田西部以外有南川河由南向北流过,平常水量不大,只有在雨季才有较大的洪水流过, 井田南部以外有高家沟水库, 水库内蓄水也基本干涸,总之,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对矿井直接充水影响较小。但从

文档评论(0)

137****4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