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节六 突破预测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 7.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由提供的实验材料可推知实验原理:蔗糖的水解产物如果能透过半透膜,则由于渗透作用,两边的液面差会缩小,用斐林试剂检验,水浴条件下A、B试管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否则,会因为蔗糖的水解使b管内溶质分子数增加而两边液面差加大,且用斐林试剂检验时a管内溶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设计重点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如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水浴控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 答案 (1)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50 ℃~65 ℃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生成、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技法提炼 倒推法预测实验结果 (1)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对应假设,常需分类讨论。实验结论要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相应结论只需考虑一种情况。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一个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就在题目中,如“验证……”“证明……”等。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应得出肯定结论。 未知 对照性 多种 自变量 因变量 自变量 必考点28 “环环相扣”的实验探究 依纲排查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环节突破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栏目索引 考点整合 体系重建 1.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一 突破实验目的 答案 探究CO2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2.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某物质(X)的有无,因变量为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3H-TdR是用来合成DNA的原料,若细胞分裂旺盛,则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的平均值(CRD)就比较高。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答案 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技法提炼 (1)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中往往含有“验证×××”或“探究×××”的字眼,此即为该实验的目的。 (2)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 此类试题首先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 变量法寻找实验目的 3.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2n=16条)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的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