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定).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 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 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及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 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据。 5.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一)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地域差异 1.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的阶段。四个阶段 2.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1)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2)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3)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类型。 (4)行政-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类型。 (四)城市经济区划分 (二)影响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分析 (三)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 6.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二)影响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因素分析包括: 在规划期内,区域优势资源如矿产、水电、旅游、森林、海洋等资源分布和大规模开发利用; 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大中型港口、水利工程、电力电信等设施的空间分布建设; 大中型工业项目的选点布局,工业区及各种类型开发区、商贸区的发展布局; 城镇发展建设条件的影响。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规划也要参考城镇体系职能与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的成果。 (三)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是“点——圈——区(带)——线”相结合,区域经济增长级、重点发展城镇、促进发展城镇和一般发展城镇相结合 1.“点”——指每一个具体的城镇。 首先明确区域的若干经济增长极核城市,这类城市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可能出现的新城市(发展潜力大的开发区)。其次是选择一部分重点发展的城镇。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数以不超过城镇总数的1/4为宜。再次,对一些现有发展水平不高,但区位条件好、或资源开发有较大优势或在规划期交通条件有重大改善、或有条件有可能布局重大项目的城镇,可以定为促进发展的城镇。数量也以不超过1/4为宜。 2.“圈”——指中心城市圈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副中心城市圈。 据调查分析,大城市圈的范围一般以城区中心或副中心到外围1h左右的单程通勤距离为半径。其地域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城区、近郊区(城乡结合部)、中郊区和远郊区。 3.“区(带)”——指城镇密集区(带)。 这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密度也较大。地域范围要超出上述城市圈(事实上,大城市圈也是一种城镇密集区),可有若干个大中城市在其中起核心作用。 4.“线”——指沿着交通干线形成的区域产业带和城镇发展轴线。 一般省域和地市域都可以划出2~3个级别的城镇发展轴线。一级发展轴线(如已有城镇密集区作为一级发展地域,就可以不划一级发展轴)以区域内最重要的国道、高等级公路、铁路、重要的内河航道等为轴线。沿线应包括大多数县城及其以上的中心城市,还包括多数规模较大、比较重要的城镇。二级发展轴线多以省道、一二级公路、内河航道等为轴线,包括部分重点发展和促进发展城镇。三级发展轴线大多是县域内城镇发展轴线,主要以二级公路为轴线。重点发展的轴线不宜过多,以免重点不突出。在强调城镇沿轴线长藤结瓜式的宏观布局时,要尽量避免交通干线穿越城镇,城镇新区、工业区及开发区与公路干线的关系宜近而不靠,尽量在公路的一侧发展。 确定各时期重

文档评论(0)

550008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