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本要求: ⑵在选定的两个波长λ1和λ2处待测组分的吸光度应具有足够大的差值。 ⑴选定的波长λ1和λ2处干扰组分应具有相同吸光度,即:ΔAy =ΔA yλ2 -ΔA yλ1= 0 故:ΔAx+y=ΔA x=(εxλ2-εxλ1)bcx 此时:测得的吸光度差ΔA只与待测组分x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而与干扰组分y无关。若x为干扰组分,则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测定y组分。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消除干扰 在?2, A?2 = Ax2+Ay2 在?1, A?1= Ax1+Ay1 ?A= A?2 - A?1 = Ax2+Ay2 –(Ax1+Ay1) = Ax2 –Ax1 = ?Ax Ay2 = Ay1 ?Ax =(?x2- ?x1)bcx 消除了y的干扰 X被测 Y干扰 ?2 ?1 ?1 Ay1 AX1 Ay2 AX2 A ?/nm ′ 例:钴和镍与某显色剂的络合物有如下数据: λ/nm 510 656 κ/mol·L·cm 3.64×10 1.24×10 κ/mol·L·cm 5.52×10 1.75×10 将0.376g土壤试样溶解后配成50.00ml溶液,取25.00ml溶液进行处理,以除去干扰物质,然后加入显色剂,将体积调至50.00ml。此溶液在510nm处吸光度为0.467,在656nm处吸光度为0.374,吸收池厚度为1cm。计算钴和镍在土壤中的含量(μg·g表示)。 解: 2.精密称取0.0500g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 0.02mol/L HCl溶解,稀释至刻度。准确吸取2mL,稀释至 100mL。以0.02mol/L HCl为空白,在263nm处用1cm吸收池 测定透光率为41.7%,其摩尔吸光系数为12000,被测物分 子量为100.0,试计算263nm处 和样品的百分含量。 三元配合物在光度分析中 的应用特性简介(自学) 由一种金属离子同时与两种不同的配位体形成的三元配合物具有下列分析特性: 1. 稳定,可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度和重现性 例: Ti-EDTA-H2O2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比Ti-EDTA和Ti-H2O2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别增强约1000倍和100倍。 2. 比二元配合物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大的对比度 灵敏度通常可提高1~2倍,有时甚至提高5倍以上。 3. 比二元体系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减少了金属离子形成类似配合物的可能性。 示差光度法 方法比较 常规法 以空白溶剂为参比 示差法 以浓度为 Cs 的标准溶液为参比 A △C △Cx A′ (Cx Cs) 适宜 高浓度 的测定 示差法提高准确度的实质 常规法 Tx T 0 5 10 50 100 落在测量误差较 大 的范围 示差法 T 0 5 10 50 100 Tr Ts Ts 落在测量误差较 小 的范围 结论:示差法通过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 NaOH滴定 对硝基酚 pKa=7.15 间硝基酚 pKa=8.39 ? pKa =1.24 光度滴定 V1 V2 V(NaOH)/mL 对硝基酚 间硝基酚 酸形均无色. 碱形均黄色 典型的光度滴定曲线 依据滴定过程中溶液吸光度变化来确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方法。 Vsp 滴定剂吸收 Vsp 被滴物吸收 Vsp 滴定剂与待测物均吸收 Vsp 产物吸收 1、全血中铁的测定 2、血清铜的测定 3、血糖的测定 4、儿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全血中铁的测定 全血中铁的测定需要先将各种形式的铁转化为游离的Fe3+离子。通常用消化法,蛋白质用钨酸沉淀除去,取无蛋白的滤液,在一定条件下加KSCN显色剂,生成血红色配合物,反应式为: 在52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与标准溶液比较,求出含量。 尿铜的测定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 pH9-10,DDTC试剂,生成 胶体配合物,CHCl3(CCl4)萃取,436nm测吸光度。 黄棕色 成人体内含铜约100~200mg,广泛分布于各器官内,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约占体内总量的20%,其次为脑和肾脏。血浆铜95%与α2球蛋白结合,呈蓝色,故称血浆铜蓝蛋白。体内铜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胆管,尿中排量很少。 尿铜 正常值:0.24~0.48μmol/24h (15~30μg/24h)。 升高:肝豆状核变性、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