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感染药物的PKPD研究讲座版; 抗菌药物的PK/PD研究
;选择抗菌药时需考虑的因素; 内容简介
一、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PK)
二、抗菌药物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PD)
三、抗菌药物PK/PD综合参数
四、PK/PD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的指导意义
;剂量用法;●药动学定义:在经典的药理学中的定义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What the body does to the drug)即药物体内过程,A.D.M.E。决定着药物在血清、体液和组织中浓度的时间过程,这一过程与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 药动学参数: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计算出AUC、Cmax、Tmax、Vd、CL及t1/2等PK参数,对新药开发、制订抗生素的临床治疗方案,并为新药人体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测定,个体与群体药代动力学轮廓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资料。;评价抗菌药物治疗作用的PK参数;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 代谢或生物转化
(Metabolism or Biotransformation); 排泄(Excretion);胆汁排泄:;二、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参数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技术平台)
●药效学定义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What the drug does to the body),着重于研究剂量与药理效应作用关系,即药物对机体的生理、生化及病理生理等功能影响。也就是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浓度与药物效果、药物毒性的关系。
●抗生素的药效学包括体内外MIC、MBC、FIC、Sub-MIC、PAE、PALE、MPC以及体内的ED50 与LD50/ED50(TI)等。
;评价抗菌药物治疗作用的PD参数;
1、MIC、MBC
通常以MIC50、MIC90、MBC50、MBC90来表示, MBC与MIC值较接近时提示该药可能为杀菌剂。
2.累积抑菌百分率
以MIC试验中的药物浓度为横坐标,累积抑菌百分率为纵坐标描记的量效曲线,可用于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效价强度。
;图 浓度-累积抑菌率曲线;; 细菌 延迟期(速度)
计数
杀菌期(持续时间) 恢复再生长期
;;T;三、抗菌药物PK/PD研究基本理论
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据MIC、MBC、FIC、Kcs、PAE等为指导。
然而上述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由于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实际上是连续变化的,因此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
抗菌药物PK/PD研究将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参数合二为一 。; PK/PD模型中各部分的关系;PK / PD parameters;抗生素药代学/药效学关系分类;1、浓度依赖性药物; AUIC;Cmax/MIC;当血药浓度致病菌4-5 MIC时,其杀菌效果便达到饱和程度,继续增加血药浓度,杀菌效应也不再增加。
这类药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天然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及林可霉素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TMIC与疗效的关系;MIC对抗生素PD的影响;3、时间依赖性且抗菌活性持续时间较长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PK/PD分类;四. PK/PD对不同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指导意义;PK/PD研究与给药方案的制定与优化;1、氨基糖苷类药物PK/PD研究;氨基糖苷类日剂量单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 给药方案设计
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3《弗兰肯斯坦》译文.docx
- Zippo2008原版年册完整集合DE系列.pdf VIP
- 2025年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体育赛事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报告.docx
- 纪委监委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基于“劳动育人”理念的家校共育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10).docx VIP
- 相声艺术讲座——基本结构.pdf VIP
- 雨课堂学堂在线《生心理健康教育(广州中医药)》学堂云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 黄金分割(北师大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pptx VIP
- 运输服务优化方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