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声屏障设计——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目录 TOC \o 1-3 \h \z \u 第一章 总论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 1.2.1 设计内容 1 1.2.2 设计要求 1 1.2.3 设计原则 2 1.2.4 设计依据 2 1.3 噪声基本知识 3 1.3.1 噪声来源 3 1.3.2 噪声的危害 3 1.3.3 噪声控制技术 4 第二章 声屏障的相关知识 5 2.1 声学原理 5 2.1.1 绕射 5 2.1.2 透射 6 2.1.3 反射 6 第三章 声屏障设计与计算 7 3.1 声屏障设计要点 7 3.2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的确定 7 3.2.1 噪声标准 7 3.2.2 噪声保护对象的确定 8 3.2.3 代表性受声点的确定 8 3.2.4 声屏障设计目标值 8 3.3 位置的确定 9 3.4 几何尺寸的确定 9 3.4.1 绕射声衰减计算 9 3.4.2 透射声修正量△Lt的计算 13 3.4.3 反射修正量计算 13 3.4.4 障碍物声衰减的确定 13 3.4.5 地面吸收衰减的确定 13 3.4.6 吸声降噪量的确定 14 3.4.7 声屏障实际插入损失 14 3.5 小结 15 第四章 声屏障的选材 16 4.1 声屏障的形状的选择 16 4.1.1 直立型声屏障 16 4.1.2 折板型和弯曲型声屏障 16 4.1.3 半封闭型声屏障 16 4.1.4 全封闭型声屏障 16 4.2 声屏障材料的选择 16 4.2.1 FC板 17 4.2.2 PC板 17 4.2.3 彩钢复合板 17 4.2.4 金属隔声板 17 4.3 本设计采用的声屏障材料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 第一章 总论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任务和内容 1.2.1 设计内容 本道声屏障主要是保护某小学以及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消减交通噪声对其的干扰影响。关键受声点选择该小学第一排教学房窗户前一米处为关键受声点。噪声现场测量值73—75dB,频率为500Hz。该小学所处路段声环境敏感点现状见表1-1。 表1-1 小学所处路段高速公路重要敏感点一览表 敏感点名称 起止桩号 路面与地面高差(m) 与路位置及首排距路中心距离(m) 学校规模、基本情况 备注 某小学 K42+225-k42+380 1.0 5.0 学校共四栋房,两栋教室、两栋教室宿舍,教室面向公路,宿舍侧向公路。填方路基,路高房低。 公路南侧紧邻地方公路,两路平行。 1.2.2 设计要求 (1)结合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设计一生态声屏障; (2)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数和使用标准的确定;根据降噪量设计声屏障尺寸、选择声屏障类型、确定声屏障结构及材料;确定两座建筑物及声屏障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3)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绘制声屏障结构尺寸简图及受声点、声源点及声屏障相对位置图。设计和计算声屏障结构、材料及在两座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还应符合景观、结构、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1.2.3 设计原则 (1)科学性:首先应正确分析发生机理和声源特性。是空气动力学噪声、机械噪声或电磁噪声、还是高频噪声或中低频噪声。然后确定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2)控制技术的先进性:这是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应建立在有可能实施的基础上。控制技术不能影响原有设备的技术性能或工艺要求。 (3)经济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也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噪声污染属物理性污染即声能量污染,控制目标为达到允许的标准值,但国家制定标准有其阶段性,必须考虑当时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 1.2.4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 噪声基本知识 1.3.1 噪声来源 噪声因其产生的条件不同而分为很多种类,既有来源于自然界的(如火山爆发、地震、潮汐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空气声、地声、水声和风声等),又有来源于人类活动的(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但总的说

文档评论(0)

哆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