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西学东渐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历史原因:东西方历史上有联系,而且西方仰慕东方已久; ·时代条件:新航路发现建立了路径;殖民地提供了落脚处; ·直接动因: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向东发展; ·中国因素:明朝后期,政府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传教士来华的背景: 澳门有众多的天主教堂,其中建于1637年的圣保罗教堂最著名,人们习称为“大三巴”。图为该教堂的前壁遗迹。 耶稣会由西班牙人依纳爵·罗耀拉于1534年在巴黎创建,并得到教皇保罗三世的批准。其目的是对抗当时出现的宗教改革运动。会规要求其会士立绝财、绝色、绝意的誓愿,特别强调无条件地绝对效忠于教皇。以举办文化教育、指导灵修为主要活动。组织上仿效军队的编制,有森严的纪律,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该会渗入社会各阶层,并广泛结交达官贵人,扩展势力,干预政治。曾于18世纪末被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解散,19世纪初又由教皇庇护七世予以恢复。随着西方的殖民扩张,该会已遍布亚、非、拉美,今仍属天主教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国际性修会,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传入中国,曾于上海、江苏等地设立10个教区。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家里经营利氏药房,是当地的名门。他一直在当地一所耶稣会开办的中学学习,16岁来到罗马,在圣汤多雷亚学院学习预科,并于1571年加入了耶稣会。1572年在耶稣会主办的罗马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并从师数学家克拉乌(Christopher Klau)学习天算等。明朝万历年间(1582年左右)利玛窦来到中国,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被尊称为“泰西儒士”。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 传教士陵园 利玛窦油画像 利玛窦墓碑 利玛窦能够在中国成功传教的原因 A、贡献方物,赢得统治者的好感和信任。利玛窦向明朝皇帝进献《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八音琴、自鸣钟等,受到召见,获准留居北京传教。 B、适应中国国情,改变固有的传教方式,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包括说汉语,穿儒服,遵行中国礼仪,允许中国信徒祭祖尊孔,尽力迎合中国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 C、注意打通官场关节,争取地方官员和朝廷的支持。 D、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的方法广泛结交士大夫。 曾与利玛窦有一段交往的明朝著名大思想家李贽(1527-1602),在他的《赠利西泰诗》中写道: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利标名姓,仙山纪水程。回首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诗中表达了对利玛窦的敬重。 曹学佺(1574-1647)系明末重臣,也是位博学之士,他对利玛窦非常欣赏,特别写下了《赠大西洋人利玛窦》一诗:异国不分天,无人到更先。应从何念起,信有夙缘牵。骨相存夷故,声音识汉便。已忘回首回首处,早断向来船。 著名书法家张瑞图(1576-1641)亦写下了《赠泰西思及艾先生》一诗,诗中写道:著书相羽翼,河海互原委。孟子言事天,孔圣言克己。谁谓子异邦,立言乃一揆。方域岂足论,心理同者是。诗礼发冢儒,操戈出弟子。口诵圣贤言,心营锥刀鄙。门墙堂奥间,咫尺千万里。 利玛窦的影响不仅在生前,即使是去世后,也常能引起士大夫们的凭吊。这在来华的传教士中,确实是不多见的。比如说曾与徐光启并为东阁大学士的郑以伟,竟陵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谭元春,藏书家陆宝,都曾在利玛窦去世后为其做挽联。直到清初,一些著名的文人仍然纪念利玛窦。清代的文学家尤侗便是其中的代表。 自然科学:数 学——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与李之藻合作编译《同文算指》 地 理——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天文历算——徐光启、李之藻等完成《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泰西水法》 机械工程——《远西奇器图说》 人文科学:哲 学——《谈天》、《超性学要》 逻 辑 学——《名理探》 艺 术——西乐、西画、西洋建筑(意大利画家郎世宁设计圆明园中的西洋建筑与景观)等 *

文档评论(0)

zjq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