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docxVIP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2、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理解词人虽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多媒体播放朗读磁带或学生朗读、品读,体悟并把握词作情感; 2、点拨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词作脉络; 3、比较法。与《沁园春雪》作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外诗歌。 大家知道,读完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后,你可以把其中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如果要你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那就很困难了,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又悟出了什么道理。这是因为,诗只是一种载体,它的内容在于感情,我们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感情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所写的内容。所以,要读懂一首诗,你首先要读出诗人在诗歌当中寄托的情感。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以及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经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深刻地理解一首诗,这就要求大家广泛地阅读中外名诗,培养自己对诗歌的感悟力。 能力的培养是一方面,在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抓住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象。因为,诗是诗人情感及思想的浓缩,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出无限的意味,诗人就要借助他所看到的--象。所谓的“象”,指的是形象、物象,也就是指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而“意”,指的就是欣赏者的心意、情志,是他在这些客观物象上倾注的个人情感。这样说来,“意象”就是融入了观赏者情感的物体,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举个例子,柳枝发青,它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李白有一首诗叫《劳劳亭》,其中有一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风它知道人间离别的痛苦,所以故意不吹到柳条上,故意不让它发青。为什么这样说呢?有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对了,“柳”跟“留”谐音,古人在离别时常折柳相送,表达的是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这里,柳树跟离别就被联系到了一起,而“柳”,也成为文学上的一个典型意象。 明白了“意象”这个概念后,我们进入《沁园春长沙》的学习。 二、文体知识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于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因常用于宴会,故得名)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按形式体制来分,词可分为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依字数的多少,词又可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课文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制词的字数、句数。词牌的命名,一开始是与创作内容相关的。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后人依声或依谱作词的时候,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但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会在词牌下自拟标题,如本诗中的“长沙”,这叫做词题。 三、检查预习 1、正字音 沁(qìn)园春湘(xiāng)江橘子洲(zhōu)漫(màn)江碧透舸(gě) 怅(chàng)寥廓(liáokuò)苍茫(máng)峥嵘(zhēngróng)遒(qiú) 2、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四、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复习初中所学《沁园春雪》(多媒体放映《沁园春雪》内容) 指导:“望”“惜”都是领字,读这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统领作用。同样地,在《沁园春长沙》中,我们可以找出,“看”和“忆”也都是领字,“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

文档评论(0)

138****26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