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
一、中日交流始于汉朝 公元1世纪时,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即指日本南部九州岛上的人民。据《后汉书》记载,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18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此印收藏在福冈市博物馆),从实物上证明一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立了密切关系。 二、日本遣隋使 589年,隋王朝统一中国。当时,日本正值圣德太子(574年至622年)摄政。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07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妹子为使节访问隋朝。一般认为,这是日本遣隋使的开始。隋炀帝也于608年任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宾馆,并派出彩船30艘热烈欢迎。隋使进入日本京城时,日本方面派遣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给予了隆重的接待。
三、友谊的桥梁——遣唐使 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据日本史书记载,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其中一次是为了迎接日本遣唐使回国,称“迎入唐使”,3次是为了送还唐朝赴日的使臣,称“送唐客使”,另有两次任命后终止,正式派遣而到达唐朝的共有13次。 日本初期派出的遣唐使规模不大,一般每次出动一、二条船,每船约载120人。8世纪后,规模扩大,组织完备,制度也大体固定下来。一般每次五、六百人,分乘四只船前来中国,因此,“四只船”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遣唐使的同义语。遣唐使的官员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迎送留学生和学问僧。许多遣唐使、留学生及学问僧的学术和艺术造诣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作为对遣唐使的回聘,唐王朝曾多次向日本派遣使节,密切了相互关系。中国的书籍、货物等也随两国使节大量输入日本。621年,唐王朝开始发行货币“开元通宝”,通过中国使节和日本遣唐使,被大量带入日本,在北自北海道,南至九州的日本全国曾被大量发现,有数万枚。1970年10月,在中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即唐朝长安城兴化坊原址,出土了五枚贺廓方孔“和同开尔”银币,它是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仿唐朝“开元通宝”的形状铸造发行的。 四、唐皇诗赠遣唐使
唐玄宗李隆基曾接见遣唐使藤原清河并作诗相送,诗云: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全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五、日皇与“汉诗” 嵯峨天皇(786年至842年)于809年即位,在位14年。嵯峨天皇通经史、善诗文,长于书法,被称为日本“三笔”(三大书法家)之一。他在位期间大力提倡汉学(汉学系指中国文化,当时尤指我唐代文化),对日本汉学的繁荣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录其汉诗(直接用汉字赋词在日本称之为“汉诗”)三则,可见一斑。 早春观打球 芳春烟景早朝晴,使客乘时出前庭。 回杖飞空疑初月,奔球转地似流星。 左承右碍当门竞,群踏分行乱雷声。 大呼伐鼓催筹急,观者犹嫌都易成。 与海公饮茶送归山 道俗相分经数年,今秋晤语亦良缘。 香茶酌罢日云暮,稽首伤离望云烟。 渔歌子 江水渡头柳乱丝,渔翁上船烟景迷,
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
渔人不记岁月流,淹泊沿回老棹舟, 心自效,常狎鸥,桃花春水带良游。 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 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溪边垂钓奈乐河,世上无家水宿多,
闲钓醉,独棹歌,洪荡飘飘带沧波。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花飞夜更明, 胪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六、李白的好友阿倍仲麻吕(晁衡) 阿倍仲麻吕(698年至770年),汉名晁衡,19岁随遣唐使来长安留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好友。在唐任职,官至秘书监(相当于国立图书馆长)。753年,他随日本遣唐使回国,被任命为代表唐朝回访日本的使臣。临行时,阿倍写了“望乡诗”: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必皎月圆。许多中国诗人也赠诗惜别。晁衡归国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消息传到长安时,他的朋友以为他遇难而死,李白曾作诗哭他:“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晁衡随破船漂至越南,又辗转跋涉回到长安,最后老死于中国。晁衡在中国生活了54年,他的活动,在中日关系史上留下了动人的篇章。1982年西安建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七、日僧空海与王羲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