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教授治疗慢性咽炎九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参考学习 干祖望教授治疗慢性咽炎九法 说明:封狼居胥先生要求我开讲《慢性咽炎的中医证治》,很惭愧,觉得自己的经验支离破碎,不敢呈教于先生,遂搜集了喉科大家干祖望教授和喉科名家谭敬书教授的经验,呈献于沙龙,但愿能对封狼居胥先生和我们都有所启发。 干祖望,上海金山人,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创始人,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72年奉命筹建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经20多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将其建设成“全国中医重点学科”。在此期间干老还亲自带徒70多名,现均已成为各地的中医耳鼻咽喉科的骨干力量。 介绍如下。 一,伐离济坎,益水抑火法。 本法主治君火独盛,水不济抑所致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中干痛而痒,并有烧灼感,伴见心烦悸动,夜寐不宁,多梦纷纭等。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充血(红艳型),小血管扩张暴露。方选导赤散加味。 案例:李,男,40岁。患咽病3、4年。咽于口燥而喜饮,喉痒则咳,有时咽痛放射及胸,可引起心悸,有时咽部有烧灼感,痰多稠黄。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部分粘膜萎缩,侧索肿大面红,呈弥漫性充血(红艳型)。舌苔薄腻,根部黄厚,脉弦紧。证属五志之火独旺于心,上炽则咽燥,下煮则津枯。治宜伐离济坎,益水抑火。处方。生地,竹叶,茅根,女贞子,墨旱莲各10克,丝通草,甘草各3克,芦根30克。5剂。药后症状明显改善,原方连服20剂,诸症告退。 二,疏肝和血,理气化痰法。 本法主治六郁(独重痰、气、血)所致的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喉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然不妨咽饮食物。两侧颈部有牵掣惑,伴咽干或痛,胸胁不适等。舌苔薄白,脉弦涩。咽后壁及两侧前后腭弓处充血(红艳型),两侧索多肥大。方选越鞠丸化裁。 案例:吴×,男,41岁。患者于半年前咽部有异物感,夜问尤甚,吞咽正常,刻下伴有咽干作痛,喜热饮,有时两侧乳突及其下方有紧张感。检查:咽后壁及两侧前后腭弓处充血(红艳型)。舌苔薄白,脉弦略涩。证属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津凝为痰,结阻咽喉。治宜疏肝和血,理气化痰。处方:香附,山栀,神曲,山楂,归尾,苏子各10克,川芎8克,香橼6克。药进10剂,诸症消失。 三,宣泄兽困,清肃伏邪法。 本法主治外邪袭人,失治误治,日久滞阻咽喉之证。临床表现:咽干求饮,喉痒作咳,痰少质粘,频频清嗓,易患感冒等。咽后壁淋巴滤泡严重团块状增生,充血(晦暗型)。方选三拗汤加味。 案例:扬×,女,23岁。患者于1年前感冒后,咽部出现不少泡状物,并觉干燥,求凉水以润之,伴喉痒咳嗽,痰少见红(仅2~8天),平时易患感冒,多方求治,效不显着。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严重团块状增生,伴充血(晦暗型)。舌苔薄白,脉细弦。追问病史得悉:感冒之后,屡进甜味药品。证属邪伏肺经,兽困难泄。治宜宣泄兽团,清肃伏邪。处方:麻黄,菖蒲,蝉衣,甘草各3克,杏仁10克,天竺黄,枳壳,桔梗各6克,荆芥炭5克。5剂。药后喉痒咳嗽明显减少,原方去竺黄,枳壳,加射干3克,大贝母10克,供15剂,年余之疾,霍然若失。 四,增液润燥,濡养咽喉法。 本法主治恣嗜无度,或热病后期失养,津液损耗,咽失濡润之证。临床表现:咽干钝痛,喉痒不舒,并有异物感,饮水后咽中稍舒片刻,伴鼻干目涩,皮肤干燥等。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散在性增生,充血轻微,粘膜表面干而发亮。方选增液汤加味。 案例:柯×,男,45岁。患者咽干钝痛,频频清噪,常以凉水润喉,时轻时重已1多年。近来头晕胸闷,大便偏干。已戒烟。检查: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轻度充血,粘膜部分萎缩。舌,脉正常。证属津液亏耗,咽喉失于濡润。治宜增液润燥,濡养咽喉。处方:生地,玄参,麦冬,柿霜,杏仁,沙参各10克,芦根30克,桔梗6克,甘草3克。上方连25剂,调理月余而愈。 五,清肺泻胃,养阴生津法。 本法主治肺胃蕴热,灼烁津液所致之慢性咽炎。临床表现:咽喉干痛,有烧灼感,吭喀频颊,求饮喜凉,年久不愈。伴见头昏胀痛,偶或衄血,阵作咳嗽,痰黄而稠哕,口泛恶,溺黄便干等。舌苔薄白映黄,脉滑实。咽部粘膜中至重度充血(红艳型),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小血管扩张暴露(色深红)。方宗玉女煎意。 案例:洪×,男,37岁。患慢性咽炎4年,近来咽干甚,常求凉饮冀润,咽喉疼痛引及枕部,两肩,头脑昏沉,溺色浓黄。检查:咽峡中等程度充血(红艳型),咽后壁小血管扩张,双扁桃体I度肿大,表面粗糙。舌苔薄白,脉实。证属肺胃蕴热,熏灼律液,咽喉失于濡养。治宜清肺泻胃,养阴生律。处方:熟地、知母、麦冬,银花各10克,生石膏,芦根各3O克,盐牛膝、桔梗各6克,甘草3克。上方连服3O剂,诸证消失。 六,醒睥升清,渗化湿浊法。 本法主治脾虚湿困,浊邪上犯,清窍蒙垢致成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