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站前工程LZZQ-5标
PAGE 2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站前工程LZZQ-5标
PAGE 1
目 录
TOC \o 1-3 \h \z \u 8266 1 编制说明 2
15225 1.1编制依据 2
2422 1.2试验目的 2
25492 1.2编制原则 2
24811 2 工程概况 2
32261 2.1试验段范围 3
32458 2.2地形地貌 3
28145 2.3水文地质 3
7940 2.4气候特征 3
13806 2.5主要工程数量表 3
12793 3 施工准备 4
3995 3.1人员组织机构 4
32063 3.2机械设备组织 4
5224 4 试验段桥下绿化方式及植物选择 5
22805 5 施工工艺 6
19415 5.1测量放线 7
17612 5.2桥下植草作业 7
22061 5.3种植乔木灌木作业 8
7552 6 施工注意事项 10
17560 6.1树坑尺寸及种植土要求 10
18893 6.2栽植及施工技术要求 10
13731 6.3养护技术要求 11
32495 6.4绿色通道验收标准 11
16144 7 试验段进度计划安排 11
9035 8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
24244 8.1、质量目标 11
12891 8.2、质量保证措施 12
11056 8.3、雨季施工措施 12
5382 11 安全目标 13
绿色通道工艺性试验方案
1 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 《铁路工程绿色通道建设指南》(铁总建设[2013]94号);
2)《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TG/GW110-2008);
3)《绿色通道设计图》(连镇施环02);
4) 路基施工图纸:连镇施(站)-07-01、02、03、04,连镇施(路)-22,连镇铁路路基施工设计大样图;《连镇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
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6)国家、铁路总公司,江苏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1.2试验目的
为确保连镇铁路绿化通道施工质量,为绿化工程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的施工工艺、方法、技术参数等资料,避免盲目施工,造成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通过本施工方案指导现场绿化施工作业,确保绿化工程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1.2编制原则
1.坚持设计依据。严格按照计图纸施工。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运用树种必须符合当地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
2 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LZZQ-5标段,线路起点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黄庄北侧,连接潼河特大桥镇江方向台尾,起点里程DK177+218.46,经吴沟头、佛塔村、高邮沿京沪高速公路向南延伸,终于跨宁启铁路特大桥连云港方向台尾,终点里程DK205+504.97,全长28.287km。本标段中桥2座,大桥、特大桥各1座,桥梁总长26.4km,占标段总长度的93.3%;路基总长度1.9km,占标段总长度的6.7%。线路多处上跨河流、道路,并在DK200+567里程上跨京沪高速高邮收费站匝道1、匝道2、匝道3。
2.1试验段范围
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DK192+681.85-DK193+033.55(高邮特大桥415#墩~426#墩)的桥下绿化。
2.2地形地貌
场地内地貌单位类型为里下河冲积平原,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地势平坦开阔,地貌略有起伏,地貌高程2.75~4.30m,相对高差约1.55m,以村庄、水稻田为主,沟渠贯穿。
2.3水文地质
地表水较发达,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值为0.2~1.1m。潜水水位受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化幅度在0.5~2.0m之间。地表水和地下潜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侵蚀,氯盐作用等级无。
2.4气候特征
扬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5′~33°25′南部濒临长江,京杭大运河从城区穿过,地势平坦,主要为低矮丘陵及冲击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区[1]。气候的基本特点足: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热量充裕,光照较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时空分布兼有本省南北之利,冬天不如北部寒冷,夏天不比南部炎热,台风影响比沿海轻,既适宜多种植物的生育,也有利于部分植物的安全越冬,自古就是观景旅游胜地。
2.5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 绿色通道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灌木
株
232
2
乔木
株
2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