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合成氨的重要性 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化工产品之一,产量居各种化工产品之首;也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世界上大约有10%的能源用于生产合成氨。 我国合成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80%以上用来生产化肥,保证了粮食丰收。 合成氨工业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尤为重要。 合成氨是人类固氮的最重要方法,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 空气(巨大的N2资源):106 kg/100 m2土地 N≡N 的键能特别大:945 KJ/mol 天然固氮 传统的工业合成氨技术是德国化学家哈伯( Fritz Haber)在1905年发明的,因此也被称为哈伯法合成氨。 哈伯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原料气的制取原则上有三种方法:燃料转化法、低温分离法、电解制氢法。 氨合成的反应式为:0.5N2 + 1.5H2 NH3 铁催化剂:以铁为主体,内表面很大的细粒催化剂。 配料:Fe2O3 54% ~ 68%,FeO 29% ~ 36%,Al2O3 2% ~ 4%,K2O 0.5% ~ 0.8%,CaO 0.7% ~ 2.5%。 氧化物经混合、熔融、冷却后凝固成块,然后破碎。筛分出不同粒径,按大小不同装在反应器的不同部位 铁催化剂容易中毒: 暂时性中毒:原料气体中含有少量水和一氧化碳,将使活性铁氧化而失去活性。但当氧和氧化剂清除后,氧化铁被氢还原成铁,其活性仍可恢复。 永久性中毒:原料气体中含有的硫(如H2S)和磷(如PH3), 引起的中毒不可恢复。 氢氮混和气在铁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反应大体包括: ① 气体向催化剂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扩散。 ② 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活性吸附。 N2(气) → 2N(吸附) H2(气) → 2H(吸附) ③ 吸附的氮和吸附的氢发生反应生成氨 N(吸附) + H(吸附) → NH(吸附) NH(吸附) + H(吸附) → NH2(吸附) NH2(吸附) + H(吸附) → NH3(吸附) ④ 生成的氨从催化剂表面解吸 NH3(吸附) → NH3(气) ⑤ 解吸的氨从催化剂表面向气体主流扩散。 上述五步中,哪一步是控制阶段,取决于反应条件。 4. 氢氮比 化学计量方程式氢氮比等于3。实践:氢氮比低于3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实际氢氮比约为2.5。 5. 进塔气中惰气(甲烷)的含量 原料气含惰气不超过2%。循环流程,一部分惰气溶于产品液氨,大部分留在体系中越积越多,放掉一部分循环气体。 6. 催化剂粒径 优化条件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 初期,400~470 ℃范围内:0.6~3.7 mm; 后期,420~440 ℃范围:8~16 mm 较为合理。 八、合成塔 包括外壳和内芯两个部分。 外壳需保证气体耐高压,必须坚固。强度高,容积大,易加工,长筒形。采取了降温措施,外壳温度一般不超过50~60℃。不用耐氢、氮腐蚀,用高强度、低合金钢制成。 内芯是原料气体进行预热、反应和冷却场所,处于高温、高压下,其壳体及构件须采用耐氮、氢腐蚀的特种合金钢制作。 合成塔为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分为轴向塔和径向塔。 我国20世纪70年代大型氨厂(年产约30万吨)所采用的典型的轴向合成塔。 混合反应气体含氨为2.1%,温度约30~40 ℃,从底部进入,沿外壳与内套间的环隙上升到顶部,吸收内芯向外壳的传热,防止外壳超过60 ℃,避免外壳腐蚀。 再沿换热器的管间向下,被预热到约420 ℃,与从侧进气口5进入的适量冷激反应气混合,降温到410 ℃, 经过第一层催化剂床层。反应气体温度上升为496 ℃,氨浓度由入口的2.1%上升到8%。 轴向塔的长径比一般是12~15,催化剂床层的长径比约8~10,床层总厚度可达7~8 m。 反应初期反应速率很快,只需少量催化剂;反应后期反应速率很慢,需要投入较多的催化剂,所以第四段催化剂的填充量比第一段的多几倍。 轴向塔的主要缺点:气流阻力大 开发了径向塔 优点: 阻力小:由于通气截面积大,催化剂层薄。阻力仅为轴向塔的10~30%,气体压缩机的能耗减少。 空速高:阻力小,所以可以提高空速来增加产量。 催化剂活性高:由于催化剂层薄,颗粒小,使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 轴向塔和径向塔对比 如国内某水平较高的轴向塔生产情况为: 空速28 000 h-1,塔阻力降1.8~2 Mpa,出口氨含量12%、催化剂生产强度为50 t(NH3)·m-3(催化剂)·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 JieLink+智能终端操作平台系统调试说明书V1.0.doc
- 2022数学新课标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创新教学实例.docx VIP
- 有机合成第六章.ppt VIP
- 抖音来客本地服务行业实体门店运营培训教程(三)抖音实体门店商家经营思路.pptx
- (正式版)D-L∕T 5862-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ocx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程测评卷》.doc
- 2024年~2022年浙江省国企招聘历年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50套.docx
- 高中物理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习题集.doc
- 中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及万能句型汇总.docx VIP
- 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