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白蛾 1.分布 国际: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为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原产北美,广泛分布在美国各地、加拿大南部及墨西哥局部地区,分布区域从45° N延伸到30° N,20世纪40年代,通过人类活动和运载工具传播到欧洲,首先发现于匈牙利布达佩斯附近,后相继传入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50年代传入奥地利、前苏联,60年代传入波兰、保加利亚,70年代传入法国。1945年传入日本。1958年传入朝鲜,目前已传播到欧亚18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 中国于1979年在辽宁丹东地区首次发现,此后扩散至陕西、天津、北京、河北、上海、安徽。 1982年传入山东荣成,此后在山东省呈扩散加快态势。继威海、烟台、青岛、潍坊、东营、滨州先后发生后,2007年淄博、德州、聊城、济南、泰安、沿黄河生态林相继发生;2008年临沂、日照也有发现。目前除莱芜、济宁、菏泽、枣庄、莱芜尚未见报道外,其余13市均有发生。 2, 危害 美国白蛾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 、危害期长、传播途径广,其寄主包括果树、林木、蔬菜、花卉等。在美国受害阔叶树有100多种,在欧洲寄主植物多达234种,分属50余科。中国已发现被害植物130余种,分属47科。美国白蛾初孵幼虫食卵壳,并于卵壳周围吐丝缀连树叶结网幕,1-3龄群居在叶背面取食叶肉组织,使被害叶片呈透明状。幼虫4龄前群居于网幕内生活,随虫龄增加网幕扩展,5龄后抛弃网幕个体生活,食量剧增,可将叶片食光。末龄幼虫的食量达最高峰,很容易将寄主植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严重危害,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生态损失。 3 形态特征 成虫 越冬代雌成虫前翅为纯白色,1、2代有少数的褐色斑点,前足基节、转节、腿节为桔黄色,胫节、跗节为白色。各代雌成虫明显大于雄成虫,越冬代雌成虫小于1、2代雌成虫。不同世代雄成虫形态差异较小。 卵 形态初产的卵为嫩绿色,卵块平均卵粒数有550-750粒,个别卵块多达1500-2000粒。球形,表面布满有规则的凹陷刻纹并被覆一层疏松的白色成虫体毛,近孵化时先变成黄褐色,后变成灰黑色。 幼虫:美国白蛾的幼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幼虫的头和背部毛瘤为黑色即“黑头型”,另一类幼虫的头和背部毛瘤为橘红色即“红头型”。从美国白蛾在北美洲总的分布情况看,红头型在美国南部占优势,而在美国北部及加拿大,黑头型明显占优势,日本、朝鲜和欧洲各地都是“黑头型”。我国的美国白蛾幼虫为黑头型,身体细长,圆桶状。老熟幼虫体长28-35 mm,头黑色有光泽,身体为黄绿色至灰褐色,背方有一条灰黑色或深褐色的宽纵带,上面着生黑色毛瘤。体侧淡黄色,着生橘黄色毛瘤。气门周围散布淡灰色不规则小斑纹,侧线及气门下线黄色,腹面灰黄色至淡灰色,腹足黑色有光泽 蛹 暗红褐色,长8-15 mm,宽3-6 mm,头部、前胸和中胸布满皱纹,后胸及腹部各节除节间沟外密布浅而凹的刻点,雄蛹背中央有一条纵脊。腹部末端有排列不整齐的臀棘10-15根,臀棘末端膨大呈喇叭口状。 4 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 4.1 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我国1年发生2-3代,以滞育蛹在树皮缝、树洞、枯枝落叶下、地表土石块下、建筑物缝隙越冬。最初传入山东时1年发生2代,个别年份为不完整的3代,以滞育蛹越冬。近几年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山东省东营市、潍坊市乃至全国许多地区普遍发生了第3代。 4.2 生活习性 成虫 成虫多于傍晚黄昏时飞翔到居民点及其周围,选择嗜好植物上栖息,白天隐蔽于树叶背面或草丛中不取食,有趋光性。 雌成虫寿命一般5-8 d,雄成虫4-7 d,成虫一次飞翔距离在1 000 m以内。大多数成虫一生只交配一次,少数有2次交尾习性。交尾结束后,雌蛾便开始产卵,卵一般产在树冠外围的叶背面。成虫产卵时间较长,在白天黑夜均可进行,有时长达2 d以上。1头雌成虫一般只产1个卵块,大部分卵为第1天产下。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雌蛾产的卵为紧密单层排列,卵块上覆盖有一层致密的雌蛾腹部脱落的体毛保护。 幼虫:初孵幼虫食卵壳,并于卵壳周围吐丝缀连树叶结网幕。1-3龄群居在叶背面取食叶肉组织,使被害叶片呈透明状的“白叶”,幼虫4龄前群居于网幕内生活,5龄后抛弃网幕个体生活,食量剧增,可将叶片食光,末龄幼虫的食量达最高峰,约占幼虫期取食量的50 %以上,很容易将寄主叶片全部吃光,造成严重危害。幼虫历期30-40 d,在网幕内生活20 d左右,占整个幼虫期55 %-60 %。 寄主选择 美国白蛾的寄主范围很广,在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的寄主超过600种。美国白蛾对红花槭、糖槭 、山胡桃、大红槭、红橡木、白麻栎、黄栎和板栗、橡树.等寄主表现出不同的嗜好程度:美国白蛾偏好山胡桃,其次是红橡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