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t3交互技术与设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9 全息图象 干涉模式的记录 3.9 全息图象 全息图象的分割 3.9 全息图象 全息图象的分类 两大类:吸收型全息图象(absorption hologram)和相位型全息图象(phase hologram)。 所谓吸收型全息图象是指通过记录瀑光过程中底片吸收光的差异(即卤化银转化为银原子的数量)来记录全息信息的全息图象。 而吸收型全息图象经过漂白处理,得到的图象则称为相位型全息图象。 3.9 全息图象 全息图象的分类 1。共线全息图象 2。平面型和立体型全息图象 3。传送型全息图象 4。反射型全息图象 5。复用型全息图象 3.9 全息图象 原始照片的拍摄 3.9 全息图象 拍摄全息图象 3.9 全息图象 全息图象的应用 MIT媒体实验室的空间图象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性的全息图象的显示系统MarkI和MarkII。其中,MarkI能以每秒20帧的速度显示25*25*25mm,且具有15度水平视角范围的彩色全息图象,而MarkII则能显示150*75*150mm,且具有36度水平视角范围的彩色全息图象,显示速度约为每秒1帧。 在MarkI中,使用了一个三通道的声光调制器(AOM),各通道传输的干涉条纹分别用来调制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然后生成全息图象。每幅全息图象的数据量为6MB,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图象预生成模式和交互模式。MarkII对MarkI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扩展,采用了两个18通道的声光调制器,利用并行使显示的图象尺寸大大提高,每幅图象的数据量达36MB。 3.10 听觉界面 主要概念 1。声景(SoundScapes) 现实世界的声音对于我们处于周围的场景中的现场感是非常关键的。 2。听觉显示(Auditory displays) 听觉显示是指将声音用于数据的解释 3。听标(Auditory icon) 3.10 听觉界面 听标是计算机事件和属性与通常有声事件和 属性之间的映射。 4。耳标(Earcon ) 耳标是在用户界面中使用的非言语的音频,向用 户提供关于某个计算机对象、操作或者交互的信 息,是图标的听觉对应物。 5。可听化(Sonification ) 可听化是将所研究领域中以数字表示的关系映射 成声音领域的关系 3.10 听觉界面 听觉界面的技术主要有三种, 即听标,耳标和可听化。 听标 是利用与日常产生声音的事件类比,将日 常的声音映射到计算机事件上; 耳标 是将短的音调序列与动作和物体相联系; 可听化 则是利用声音生成器将数据变换成声音的 传统参数,如频率、幅度、时延等,从而 进行监控或者帮助理解。 3.10 听觉界面 听觉系统设计的几个问题 1。系统如何以最大的清晰度表示数据。 2。用于数据可听化和听觉界面设计的声音合成系统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3。我们如何避免听觉幻觉?哪些声音属性最能减小听觉走样?我们能够同时映射多少个数据信道而不使听者过载?哪些声音属性最适合多数据信道映射呢?当同一数据信道映射到多个声音属性时,什么样的组合的效果最能强化和澄清数据的表现?在基于声音的界面中,我们能够利用或建立什么规范? 3.10 听觉界面 听觉界面的应用 1。协作环境中的声音 2。VoiceNotes 3。用于虚拟现实的声音 3. 11 其他 触觉 3. 11 其他 立体视觉 无障碍的人机界面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如果强迫人类去适应计算机,坐在桌旁操作鼠标和键盘,肯定会限制计算机的应用。如果用白光全息技术代替立体显示器或立体眼镜,用摄像跟踪技术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来代替“手套”或“键盘”,那么人们会有更充分的活动自由,可以在现实环境中享受虚拟的乐趣! 3. 11 其他 运动跟踪 无障碍的人机界面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如果强迫人类去适应计算机,坐在桌旁操作鼠标和键盘,肯定会限制计算机的应用。如果用白光全息技术代替立体显示器或立体眼镜,用摄像跟踪技术及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来代替“手套”或“键盘”,那么人们会有更充分的活动自由,可以在现实环境中享受虚拟的乐趣! 3. 11 其他 唇读(Lip Reading) 在非理想场景(如:交叉谈话,嘈杂环境)下,声学的语音识别器的效果大受影响,为此,CMU的交互系统实验室(ISL)想利用神经元网络技术将来自唇读识别光学信息和来自语音识别声学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语音的识别率。他们的唇读实验用特定人的、连续的德语字母表的拼读识别作为近期目标,最终目标是想得到一个可靠的在线Lipreader,能在所有在线条件(如:照明、平移、大小等)下无任何额外限制(如:在唇上粘贴标签等)地识别唇读。 3.3 姿势识别 2.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