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二
 PAGE1 / NUMPAGES18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	级:	
         姓	名: 
序	号:
         学	号:
         日	期:2014年4月16日/30日
目录
 TOC \o 1-3 \h \z \u   实验一 微波通信实验	 3
  一、实验原理	 3
  二、实验过程	 3
  三、实验心得体会	 3
  实验二 组网及VLAN的应用	 4
  一、实验目的	 4
  二、实验内容	 4
  三、实验原理	 5
  1、VLAN简介	 5
  2、交换机的端口	 6
  3、广播风暴	 7
  四、实验过程	 7
  五、结果与体会	 12
  附录	 14
实验一 微波通信实验  
一、实验原理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到300GHz的电磁波。微波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为了克服地球的凸起必须采用中继接力的方式。实际中一般距离50km就有一个中继站。一条数字微波通信线路由两端的终端站,若干中继站和电波的传播空间构成。典型的数字微波端站由微波天线,射频收发模块,基带收发部分,传输接口等部分组成。  微波发信机多采用中频调制的方式。中频信号是已经经过调制的信号,上变频器将中频信号搬移到指定的微波波道,然后经过微波功放,经过天线发射出去。  微波收信机多采用超外差式接收结构。通过本振与接收的微波信号进行混频,得到固定中频信号,然后对中频进行放大和滤波。  
二、实验过程  
本实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为:34Mbit/s QPSK系统 ,中频频率是70MHz,射频频率是6GHz。在实验中信号不是直接发送出去,而且通过实体线路连接到接收方,通过信道衰减器模拟微波的远距离传输。  
我们观察了眼图,将示波器连接到中频接收机的眼图观测点,通过控制信道衰减器来控制接收噪声的大小。我们观察到,一开始,信噪比大,眼图轮廓很清晰,眼睛睁得很开。微波站两边电话通话听的清楚。不过随着我们控制信道,使其衰减加剧,我们可以观察到示波器里眼图的眼睛轮廓慢慢不清晰了,眼睛越来越小。在眼睛还没完全闭上之前,我们还是能听到电话的声音,但是此时已经有一些杂音了。最后在眼图完全闭上后,我们就只能听到电话里的噪声了,不管对方声音多大也不能在这边的电话里面听到了。从混乱的眼图,我们可以知道信噪比急剧恶化,判决出错,无法还原出信号。  
实验室的频谱仪虽然老,但是它能观察到的频谱范围很宽,能观察到6GHz的频谱。我们在频谱仪上观察了射频的频谱。
三、实验心得体会  
第三次实验课结束后,我没有及时记录,到写报告的时候已经过去三周了,所以有些实验现象忘了。下次要吸取这个教训,实验结束后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实验课的开头,老师带我们回忆了通信原理的框图,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解码,信源解码,线路码,交织等等,帮助我们从整体框架上理解通信原理。老师指着微波站,介绍说这个微波站就是典型的通信原理框图。实验室的微波站是比较老式的,比较大,所以我们能看到微波站的各个部分和通信原理的框图对应的很好。通过对微波站各个部分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原理的框图有了感性的认识。老师还帮我们回顾了采样,量化,编码等。通信里面的定理并不多,比如香农定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等。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架起了模拟信号与数学信号之间的桥梁,将信源进行数字化,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之前我在学习通信原理第四章模拟调制的时候,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先调制到中频,而不直接调制到指定的射频频段。经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中频频率为70MHz。把射频信号变到较低的中频信号的好处是,便于解调器的实现,便于更好得滤波,不同频率的接收机可以共用一套电路,只须改变本振和射频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即可。通过这次微波通信的实验,我们对通信系统用了比较完整的了解,让我们在通信原理里面学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有了对应,理解了通原里的框图在现实中是如何实现的。
这学期的课程里我也选了《移动通信》这门课,所以对微波、中继等知识的了解还是有一定的铺垫。虽然微波现在用得不那么多了,但是它却是不可或缺的备用路径。像无法架设光纤或者假设成本过高的地方如海底、山区、高原,微波通信非常必要。而像灾害易发区,比如万一地震了,光纤断了,那么牢固的微波中继站既不易损害,又容易修复,是尽快恢复灾区通信的必要手段。老师说汶川地震的时候从灾区传出来的第一条消息就是由那里的无线电爱好者发出来的。
这次实验中,老师有问到怎样避免连续的比特错误,我脱口而出我知道的交织技术。原来我们之前学习的知识就是这样一步步为我们的通信服务的。
实验二 组网及VLAN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组成LAN的主要设备,了解掌握LAN的基本特点以及LAN中的常用技术;
认识了解LAN、VLAN以及子网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