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有何进步性? 一、打破了世袭制和九品中正制对地位低下 者进入仕途的限制,有利于他们登上政 治舞台,缓和了阶级矛盾; 二、选拔官员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 性,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三、国家掌握了选拔官吏的权利,扩大了地 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 发展。 * 第 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在中国古代一个人人生的四大喜事是什么?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 了解科举制度诞生、完善、结束的历史时期。 ② 说出科举制度在诞生、完善阶段的具体内容。 ③ 分析科举制度建立的原因、影响。 重点:科举制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难点: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作用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立的? 1.九品中正制选官弊端严重,不能选拨 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2.隋朝建立和统一后,急需大批人才。 《廿二史札记》谓:“魏文帝初定九品中正之法;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才,以上大中正;大中正核实以上司徒;司徒再核,然后付尚书选用”。 魏文帝曹丕 科举制的创立 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 “分科举人” 隋炀帝 开设进士科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隋朝创立的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 制度,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高门权贵的子弟: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朝廷: 科举制的发展——唐朝 1、基本特征 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 2、分类 常 科 制 举 进士科 明经科 “非常之人” 重在考查对儒家经书的记忆和理解 重在考核诗赋和时务策 科举制的发展——唐朝 3、程序 州府初试—尚书省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 女皇武则天 开设武举 创立殿试制 (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 (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 登 科 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矣,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曲江流饮 曲江春晓 曲江盛会(杏园宴) 大雁塔进士题名帖拓本 大雁塔 (陕西西安) 雁塔题名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科举制的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可见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孙中山《五权宪法》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gòu zhí 这说明了隋唐统治者实行科举制 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科举制的实施与唐代的繁荣有何联系? 1.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 矛盾,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 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2.使国家掌握了选拨人才的权利,有利于加 强中央集权; 3.刺激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 ① 了解科举制度诞生、完善、结束的历史时期。 ② 说出科举制度在诞生、完善阶段的具体内容。 ③ 分析科举制度建立的原因、影响。 重点:科举制制度的创立及在唐朝的发展 难点:科举制度的发展及作用 学习活动 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律严格。 不同点: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拔人才。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以巩固统治。 考试的根本目的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脱离现实。 考试 内容 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理。 偏重文科 科目 设置 当今学校考试 隋唐科举考试 项目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溧阳外国语学校.ppt
- 梁婉雯2c15经公科习作.ppt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ppt
- 另辟蹊径__三个成功的故事.ppt
- 浏览该文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ppt - 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ppt
- 临外小学信息科技一年级第一章认识新朋友.ppt
- 六下七色光三(1).ppt
- 六年九班十六号赖廷旺.ppt
-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使用)[川教版].ppt
-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第1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中国古代史《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我国的民族大家庭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5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活动1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件.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5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活动2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从开黄之治到贞观之治课.ppt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5课《计算机中数的表示》课件 川教版.ppt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windows桌面及窗口》课件 川教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