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讲座教育课件.ppt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讲座教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⑧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的供水施救系统支管通过地沟预埋接入避难硐室,为避难硐室提供备用饮用水源和生活、卫生水源。当避难硐室内部食物消耗完后,还可以通过该系统从井上提供流体食物给避难人员。供水管路选用∮32×5的无缝钢管。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  ⑨通讯联络系统 避难硐室要有两套独立的矿用通信联络装置。 一套为避难硐室内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该电话配置必须与业主单位通信系统相兼容; 另一套为避难硐室内与避难硐室外有线对讲通话.对讲电话自带电源。 永久避难硐室的基本组成 ①隔离系统 避难硐室的隔离系统主要包括在进出口各设的两道防护密闭门和两道防爆密闭墙。 密闭门高≥1.5m,宽≥0.8m,向外开启,要求开闭灵活、密封可靠,能够里外锁死。 密闭墙掏槽深度不小于0.2m,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   第一道防护密闭门及防爆密闭墙 第一道防护密闭门:要求能够抵御瞬时900℃高温、0.3MPa的爆炸冲击波。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  防爆密闭墙:要求能够抵抗瞬时900℃高温和0.6MPa的爆炸冲击波。密闭墙厚度一般为500mm 第二道密闭门 第二道密闭门: 能够阻挡有毒有害气体进入生存室的密闭门。 密闭门必须用阻燃材料制造。 密闭门必须具有气密性。 ②过渡室    净高≥2m 面积≥3.0 m2 设置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单向排水和排气管及手动阀门。 ③生存室  净高≥2m, 每人有效使用面积≥1.0 m2。 设置两趟单向排气管和一趟单向排水管及手动阀门。 * 氧气供给系统 照明 系统 医疗 系统 动力 系统 标识 系统 食物 水 附属 系统 降温除湿系统 有毒有害气体处理系统 气体喷淋系统等 监测监控系统 避难硐室 系统组成 永久避难硐室的功能设施 ①氧气供给系统   由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煤尘爆炸、坍塌等灾害性事故时,都会致使避难所周围环境缺氧,同时,避险人员在密闭空间会短时间内耗尽氧气,因此,必须在避难硐室内部设置具有向避险人员提供氧气以保证避险人员能够维持正常呼吸的供氧装置。 三种主要供氧方式之一:压风自救装置供氧   利用地面压缩空气通过管路(钻孔或专用管路)作为气源,经过阀门后进入过渡硐室内设置的水、灰尘、油的三级过滤,经过预先设置的减压器、流量计、管路进入气体输出端。为硐室内避险人员提供新鲜、舒适的空气。 三种主要供氧方式之二:压缩钢瓶供氧 利用储存在钢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通过供氧控制装置为避险人员输出规定数值的氧气。在生存室的专用硐室内放置的钢瓶,出口经减压阀减压后低压管路并联后集中至调压器,减压将来自于氧气瓶中的医用压缩氧气压力进行减压阀并输出稳定的压力。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根据避险人员数量进行手动调节,在静坐状态下每人的氧气消耗量大约为0.5L/min。由于调压器输出稳定的压力,因此在流量计调节值一定时,通过流量计的氧气输出量不会随着氧气瓶中的压力变化而变化。 三种主要供氧方式之三: 隔绝式自救器(呼吸器)供氧 化学氧自救器供氧:利用人呼出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与生氧剂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压缩氧自救器供氧:利用压缩钢瓶内的医用氧气减压后供人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被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 呼吸器供氧:原理与压缩氧自救器相同,供氧时间长。 * 供氧系统: 通讯系统: 启动顺序 供氧方式 主要内容 1 压风管路供氧 通过与矿井压风系统相连的压风管路向避难硐室供氧 2 瓶装氧气供氧 当压风系统故障时,通过瓶装氧气向避难硐室供氧 3 地面钻孔供氧 当地面钻孔打开后,压风管路、瓶装氧气关闭,通过地面钻孔向避难硐室压风供氧 通讯方式 说明 实埋通信电缆 通过深埋方式进入避难硐室 地面通信电缆 由地面钻孔进入避难硐室的7芯电缆 井下小灵通 通信信号通过井下中继站到达地面 扩音群呼电话 ②降温除湿系统   发生灾变时,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的硐室内生存,人体散热导致硐室气温升高,同时如发生爆炸外界温度传入以及化学药品产生反应造成生存环境温度升高,湿度增大,所以需要对生存温度、湿度进行控制调节,以保证适宜的生存环境 。温度不高于35℃;湿度不大于85%;保证紧急避险设施内始终不低于100Pa的正压状态。 四种主要制冷技术 蓄冰(空调)制冷技术。 蓄冰空调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外机主要是隔爆制冷压缩机和隔爆控制装置,室内部分主要是制冷盘管与水箱组成的制冰、储冰装置。当电力供应正常时,室外压缩机工作,空调制冷系统将硐室内水箱内的水制成冰,实现储冷功能。冰融化时吸收硐室内热量,降低硐室内的环境温度。在电力供应正常的情况下,硐室内水箱中的水始终保持为冰固态,在灾变事故发生、外界电力突然中断的情况下,水箱内的冰融化时吸收的热量与硐室内人员散发热量相当,从而基本保持硐室内环境温度不变。 四种主要制冷技

文档评论(0)

177****6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