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天津市静海县六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六校联考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一战的发生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盛行有关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与代议制的完善有关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承发展了自由主义的学说 2.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 3.一战期间,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向首相慷慨陈词:“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由英国人发明的“新兵器”首次应用于一战是在 A.西线战场 B.东线战场 C.南线战场 D.北海战场 4.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以下材料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敌对国”指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 ②威尔逊的参战演说发生在1914年 ③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推动了美国参战 ④美国参战后与英国协同作战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下列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 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 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在国际关系处理上,妥协有时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下列与此相吻合的是 A.《巴黎和约》 B.《马关条约》 C.《布列斯特和约》 D.《慕尼黑协定》 8.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9.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美国,②是德国 B.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 C.②是德国,③是英国 D.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 10.华盛顿会议在凡尔赛体系没有涵盖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下的国际关系格局——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召集者,也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下列选项中能对这一观点给予最有力支撑的是 A.由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暂时缓解了列强间的矛盾,使美国赢得威望 B.会议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削弱了英国海军的优势地位、抑制了日本在东亚的势力 C.华盛顿会议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D.美国获得了靠近日本水域的作战基地,限制了日本的海上扩张 11.“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A.德、日、苏 B.德、意、日 C.德、苏、奥 D.德、意、奥 12.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语依据的事实是 A.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