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例 五、不整合面和盐丘构造 岩层的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 当岩层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平整,没有古风化侵蚀面,说明沉积是连续的或无明显的沉积间断,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就称为整合接触。当先前的沉积物因遭受侵蚀而撤走又在别处重新沉积时就会使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高低不平,产生侵蚀面,说明发生了沉积间断而产生不整合,一般认为侵蚀发生于地表,然而水下环境也能发生侵蚀,波、水流的作用都会使水下环境的沉积物发生侵蚀。按照侵蚀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关系,可将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上下岩层的角度发生变化)与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不整合接触实例 六、利用地层倾角资料研究岩层层理构造及古水流方向 一)层理构造及其分类 层理基本术语: 层理 纹层 层系 层系组 二)、层理构造在地层倾角图上的显示 1、水平层理 水平层理在地层倾角图上以0°附近的绿色模式或乱模式显示 2、波状层理 波状层理在地层倾角图上一绿色模式显示,矢量的倾角和方位角有一定的发散,但总趋势不变。 3、交错层理 1)板状交错层理 三)、古水流方向确定 1、全矢量方位频率图法 2、蓝色模式法 3、红色模式法 七、利用地层倾角资料研究沉积相的方法 曲线研究 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 蝌蚪图上,一个或多个蝌蚪所形成的一个类是由单一沉积环境中沉积下来的沉积层的内部构造所得出的,也就是说倾角测井的每个矢量,是代表该深度点的地层在井眼面积范围内测到得产状,井内不同深度点的矢量,从套叠关系分析,是相当于构造不同部位的矢量,将各个部位的矢量通过套叠关系都集中到一个岩层构造面上来,就能将该岩层形态恢复出来。 二、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是指岩层层面是倾斜的,而且,岩石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基本上是一致的,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地质构造的一部分,如褶曲构造的一翼。 单斜构造在矢量图上的显示 单斜构造的地层倾角矢量图上最明显的是在泥岩井段中以绿色模式显示出来。 单斜构造平面图绘制 1、做倾角和倾斜方位角关系图 在图(a)上可以明显看出点子集中在倾角 为12°、方位角为90°,的区域内。同时 看出单斜构造变动最大的方向(用T表示) 是正东方向,变动最小方向(用L表示)是 正北方向。 2、做倾角与深度关系图、方位角与深度关系图(线性极坐标图) 从右图中看出倾角分布在12°的直线带上,方位角分布在90°的直线带上,它们不随深度变化而变化。 3、绘T方向杆状图及横剖面图 由于倾角不随深度发生变化, 则在T方向上 的视倾角 也不随深度变化。其值为: T方向的杆状图由倾角为12°的小杆组成。将小杆向左右延伸就成了T方向横剖面图 4、绘L方向方向杆状图及横剖面图 L方向上 的视倾角为: L方向杆状图是水平杆。将水平杆延伸,就成了L方向横剖面图。 5、绘单斜构造平面图 (1)确定绘出哪个岩层顶面的构造图,在井位上标出该层顶面深度。 (2)过井位标出T剖面线和L剖面线,在T和L剖面线上个标出岩层的顶面深度(由剖面图读出)。 (3)用画等值图的方法将深度数值相同的点连起来,绘出单斜构造平面。 三、褶皱构造 褶皱是指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变形,它是由岩石中原来近乎乎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表现出来的.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 褶皱是地壳中分布最普遍的一种地质构造。褶皱的规模差别极大,从巨大的褶皱系和构造盆地到出现在个别露头上或手标本上的褶皱,以至显微褶皱构造。褶皱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 一、褶皱的基本类型 褶皱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而其基本形式有两种(图3—1):一种是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分岩层时代较老,两侧岩层时代较新,叫做背斜构造,另一种是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分岩层时代较新,而两侧岩层时代较老,叫做向斜构造。 岩层在形成褶皱之后,若地壳上升,遭受剥蚀破坏,在地表上若看不到向上或向下弯曲的整体形状,则只能根据地层对称排列的新老顺序来判断。如虽看不到岩石向上拱起,但中心是时代较老的地层,两侧对称排列新地层,则必然是背斜,反之则是向斜。因此,确定地层新老关系,是鉴别剥蚀后残存的背斜和向斜构造的关键。 一)褶皱要素及分类: (一)褶皱要素 为了正确描述和研究褶皱,首先要搞清楚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即要认识褶皱要素,褶皱要素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图3—2): ①核部:褶皱中心部分的地层。 ⑦翼部;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分布的地层,在横剖面上,构成两翼的同一褶皱面的拐点的切线的夹角称为“翼间角”。 ②转折端:系指从一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在横剖面上常呈弧线形,但也可能是一个点或直线。 ④枢纽:在褶皱的各个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叫做枢纽。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1-8单元看拼音写词语(带答案).docx VIP
- T∕ZZB 1243-2019 66kV~220kV交流电缆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docx VIP
- 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与数据库建设.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5上1-8单元(全册)看拼音写词语(巩固复习).pdf VIP
- 隔音声屏障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VIP
- 07MR403 城市道路-护坡.pdf VIP
- BCAT_0001—2018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标准及编码规则 2018 207页.pdf VIP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docx VIP
- (最新2025)三方抵账协议范本工程款抵房三方协议范本6篇.docx
- 老年患者营养评估与干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