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②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此当分赡孤遗。”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搢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享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查道传》) [注]①间关:辗转。②逋负:拖欠税赋。 三年高考 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 功 业 可 立 就 故 坐 废 退 既 退 又 无 相 知 有 气 力 得 位 者 推 挽故 卒 死 于 穷裔 材 不 行 予 时 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高考 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思路解析](1)先把握该句意思,再借助名词、代词、虚词等进行断句。(2)①句注意“尝”“思”“市”的翻译,②句注意“持”“许”“趋”等的翻译。 [答案](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①他的母亲曾经生病时,想吃鳜鱼羹,当时正值寒冬,市场上都买不到鳜鱼。 ②(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三年高考 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例2】(2010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 尝 学 射 矣 始 也 心 志 于 中 目 存 乎 鹄 手 往 从 之 十 发 而 九 失 其 一 中 者 幸 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 法 不 修 一 病 随 之 病 尽 而 法 完 则 心 不 其 中 目 不 存 鹄 十 发 十 中 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思路解析]主观题仍然是断句,而非标点或翻译,这是北京卷自2004年坚持至今的特色。抓住句末语气词,再根据文言文骈句较多,句子对称的特点很容易搞定。 [答案]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三年高考 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例3】(2009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思路解析]该题句式在结构上有对应关系。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高者”和“下者”,“抑之”和“举之”对应;“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中“有馀者”和“不足者”,“损之”和“补之”对应。其次,可利用其中的“孰能”、“是以”等固定结构来进行推断。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三年高考 考情报告 决胜·预测演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参考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拉开的弓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举起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损有余,用来补给不足。人类社会的做法却不是这样,而是拿走不足,奉献给有余的人。谁能把多余的东西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人呢?只有有道的人能做到。因此,圣人助长了万物而不恃恩图报,有所成就而不自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