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路径思考).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十堰城市为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理论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从最初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始,到目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一直是研究者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地理学所吸纳,并与地理学结合,尤其是城市地理学。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的研究区域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体系等方面。希望弥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可持续指标而忽视城市本身研究的这一现状。 现实背景 目前半数的人口住在城市;到本世纪中期,全世界范围内城市人口将占主导地位。到2030年,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关乎整个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以来,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化率由2005年底的43.2%增长到2010年的49.7%。特别是近两年,每年城市化水平增长均在0.8%以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随着城市化带来城市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增多,城市其区域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进而导致城市病。主要表现是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基础设施过度利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现象。;;(1)历史时期, 城市规模小,城市人口少,城市化率很低;历史时期由于经济落后,战乱频繁,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等原因鄂西北山区人口较少,城市规模小,只有小型部落。 相传黄帝时代,在汉水之南有彭、庸两个部落,属现在十堰市南三县(竹山、竹溪、房县)的地域。 春秋时期,十堰属于楚国疆域; 战国时属楚国; 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 东汉、魏时属锡县; 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 元代始设郧县。 民国时期,湖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郧阳隶属第八行政督察区。;(2)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山区城市基础薄弱,区域内农业落后,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内部和外部条件都不景气。此阶段,湖北山区城市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这段时期,国防安全和建设的需要,湖??省许多工业和基础设施被迁进了山区。1952年底就有了建设二汽的构想,但正式开始建设在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十堰市,让十堰城市发展迅速崛起。这为十堰山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城市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由初级阶段向加速阶段过渡。 ;;;;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的测算方法 ●基于城市用地标准的人口容量 建设部规定适宜城市人口用地标准为1万人/km2。据此,以城市目前城市面积估算,可以简单的推算出城市人口的适应容量. 人口容量=1×PL (PL表示用地量,单位: km2 ),城市规划中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不低于人。据此,城市最大人口容量:=(100×PL)/60 ●基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人口容量 由于城市的发展,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城市的居住标准是有变化的。 建设部规定,城市用地结构中居住用地的比例为20%—32%,人均居住用地标准为18—8m2人。适度人口用公式C2所示: C2=100×(PL×P)/HL 公式中:P代表居住用地占的比例;HL代表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单位:m2人。适度人口计算中,P取值为20% HL取值为18m2/人;最大容量计算,P取值为32% HL取值为8m2/人,; ●基于生态标准的人口容量 建设部规定绿地占城建用地比例为—人均绿地》,其中公共绿地根据此标准:城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的计算公式:C3=100×(PL×GL)/GP 其中GL表示绿地占城市用地的比例;GP表示适当人均绿地。山区河谷型城市未来适宜人均绿地面积25m2,10m2作为河谷型城市未来最低的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绿地覆盖率30%。 适度人口:C4=100×(PL×30%)/10 人口容量: C5=100×(PL×30%)/25 由于约束条件和参考标准的不同,导致城市人口容量和适宜人口的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山区城市的生态因素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所以三个不同的因素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最后获取平均值来表征最后的结果。 C=(r1C1+r2c2+r3C3)/3,C1表示城市建设面积约束条件下的人口容量;C2表示城市基于城市用地结构约束条件下的人口容量;C3表示城市生态标准下的城 市人口容量。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个系数的权重:其中r1权重为0.2,r2为0.3, r3为0.3。;城市病出现: 城市病的治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与城市功能的体现。十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