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禽 脂 肪 肝 综 合 征(Poultry Fattty Liver Syndrome) 本病常散发于产蛋母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突然死亡。死亡鸡以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填鸭、填鹅因食入大量高能饲料以使生产肥胖,实际上也呈现脂肪肝综合征。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病因 主要是摄入能量过多,长期饲喂过量饲料会导致脂肪量增加。实验,按等能原则喂小麦一大豆日粮的鸡患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比喂玉米一大豆日粮的鸡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不同,受不同谷物类型的影响,从碳水化合物获得能量比从饲料脂肪中获得能量危害更大。鸡的品系、笼养和环境与本病发生有关。高产蛋量品系鸡对脂肪肝综合征较为敏感,由于高产蛋量是与高雌激素活性相关的,而雌激素可刺激肝脏合成脂肪,笼养鸡活动空间缺少,再加上采食量过高,又吃不到粪便而缺乏B族维生素,就可刺激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环境高温可使代谢温度过大,以至失去应有的平衡,所以本病在温度高时多发。环境的突然改变、受惊可诱发本病的发生。另处,饲料中胆碱含量不足,VB、VE及蛋氨酸含量不足,可促使本病发生。饲料中真菌毒素可致肝机能损伤,油菜籽制品中的芥子酸也可引起肝脏变性,促使本病发生。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机理 家禽肝脏是合成体内脂肪的最主要场所,合成后的脂肪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被输送到血液。其中载脂蛋白的合成需蛋氨酸、丝氨酸、VE、B族维生素等的参与。在脂肪转运过程中,胆碱起重要作用。母禽在产蛋期,为了维持生产力(1个鸡蛋大约含6g脂肪,其中的大部分是由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而来),肝脏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肝脂也相应提高。若合成蛋脂的原料不足,或肝脏合成的脂肪太多,超出了脂蛋白的运输能力,可产生肝内脂肪蓄积,使肝脏呈淡黄色或淡粉红色,质地变脆。在受到应激时,若鸡突然剧烈运动,肝脏小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肝被膜下,形成血凝块,最终病鸡死于肝破裂。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症状(1) 本病主要发生于重型鸡及肥胖的鸡。病鸡生前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5%,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75%~85%突然下降到35%~55%,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往往突然暴发,病鸡喜卧、鸡冠肉髯褪色乃至苍白。严重的嗜眠,瘫痪,体温41.5~42.8℃进而鸡冠、肉髯及脚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1~2d,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错误,引起强烈挣扎时可突然死亡。病鸡血液化验,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达到605~1148mg/100ml或以上(正常为112~316mg/100m1);血钙增高可达到28~74mg/100ml(正常为15~26mg/100m1);血浆雌激素增高,平均含量为l 019μg/m1(正常为305μg/m1);450日龄病鸡血液中肾上腺皮质固醇含量均比正常鸡高(5.71~7.05mg/100ml)。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症状 (2) 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肿大,边缘钝圆,呈油灰色,质脆易碎,用力切时,在刀表面有脂肪滴附着。肝表面有出血点,在肝被膜下或腹腔内往往有大的血凝块。组织学检查为重度脂肪变性。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时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病理变化特征即可确诊,其特征性病变为肥胖母鸡腹腔内或肝被膜下有凝血块。本病应注意与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防治 (1)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 1.调整日粮配方,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下鸡群的需要。摄入能量过度是一个重要病因,因此可以考虑实行限饲和(或)降低饲料代谢能摄入量,在饲料中增加一些富含亚油酸的脂肪而减少碳水化合物则可降低本病的发生。饲料中代谢能与蛋白质的比值(ME/P)因温度和产蛋率的不同而不同。温暖时,ME/P减少10%,低温时增加10%。我国产蛋鸡的蛋能比值是以产蛋率为依据,产蛋率大于80%,日粮中蛋能比取60产蛋率为65%~80%时,取54产蛋率小于40%,取51。研究表明:蛋鸡在采食缺乏含硫氨基酸日粮时,要发挥更高的产蛋率和饲料效率,日采食量应不少于115mg,在基础日粮含604.12mg/kg的基础上,0.3%氯化胆碱的添加剂量,预防效果较好。 脂 肪 肝 综 合 征的防治 (2) 2.调整饲养管理,适当限制饲料的喂量,使体重适当,鸡群产蛋高峰前限量要小,高峰后限量应大,小型鸡种可在120日龄后开始限喂,一般限喂8%~12%。 3.已发病鸡群,在每千克日粮中补加胆碱22~110mg,治疗7d有一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