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说课稿参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虞美人说课稿参考      虞美人说课稿      李煜      教学目的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设想      1.本词是唐宋词中的名篇,文意理解的难度并不大。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李煜是开一代词风的领袖,他的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另外,可以引入他的《相见欢》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讲李煜的故事。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提问:他是谁?      二、知人论世,身份揭秘      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个人档案。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在位15年,他的统治加速了南唐的灭亡。可见,他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同时,他擅长诗词书画,精通音律,还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教师解说:      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煜的双重身份,他既能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写诗评价李后主:“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指导:      把握节奏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押韵规律(特点):两句一换韵,两平两仄      读出感情: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      2.请两位学生朗读,然后让大家评议谁读得好。      注意: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去读:低沉、凄凉      注意声调要有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背。      四、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对囚徒生活的厌倦和愁绪和无限的亡国之痛。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东风”指什么?为何“不堪回首”?春风。物是人非,今非昔比,故国之思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联系学过的诗歌,谈谈“月”这个意象有何特定含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故乡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怀念故乡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我寄愁心与明月。      ——怀念亲友      月的意象大致分为三类:      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      “月”积淀着词人敏锐的时间意识和绵绵无穷的怅恨      包含着物是人非沧桑巨变的哀痛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