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四大阅读”的备考方略与方法.ppt

2017年高考语文“四大阅读”的备考方略与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注意概念替换,尤其要注意近似概念的替换及判断。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第2题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原文对应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见原文第3段) 解析:B项包含两个分句,第一个是讲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发行单位,第二个分句是讲发行目的。两个分句都运用了概念替换法。第一个分句用“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替换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替换正确;然后说“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是政府发行。对照原文“通过民间自发力量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可知,原文没有说是谁发行的,只说了它产生的原因,一个是“民间力量”,一个是“官府强制推行”,选项在此处又以“发行”代替“推行”,替换错误,导致“政府发行”说法“于文无据”。第二个分句说明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对照原文,原文说“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原文中找“这类问题”的指代对象,它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二是“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三是“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B项第二个分句说明发行原因“是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问题”,一个“等……”代替了目的中另外两个要解决的问题,故这里的替换就是正确的。 第六,信息整合与判断的选项,要找全对应语段,仔细比对判断的依据是否充分,判断结论是否得当。 (2015年课标卷Ⅰ第3题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此项涉及的对应段有三处: 第1段:“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这里所说的“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第2段:“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第3段:“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 解析:根据第1段信息“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可以推断此项第2个分句“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的推断是正确的。 再根据第2段和3段信息 可知,“信用形式”包括“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信用工具”除了货币以外,还包括“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 分别思考“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作用,原文第2段说信用形式的实施“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而“信用工具”的推行,第3段说“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据此可知,D项的错误不是第二个分句的判断“无中生有”,而是第一个分句的判断不够恰当,属于“夸大其词”。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