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公开课件(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 疹 【学习要点】 1、?了解麻疹的概念及流行病学 2、?熟悉麻疹的临床表现、顺证和逆证的辨别 3、?掌握麻疹病机、诊断要点及与其它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要点、顺证与逆证的辨证论治。 概述 定义: 麻疹是由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行疾病。临床初期以发热,咳嗽,流涕,目胞赤肿,眼泪汪汪,畏光羞明,口腔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布发麻粒样红色斑丘疹,后期皮肤有糠状脱屑和棕色沉着斑等为主要特征。 本病因疹点状若麻粒,故称“麻疹”,俗称“麻子”、“痧子”、“疹子”等。 概述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发病年龄:好发于儿童,尤以 6 个月以上, 5 岁以下小儿为多见( 1--5 岁最高,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下降,发病年龄后移)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发病率:本病传染性很强,在古代属儿科四大要证“麻、痘、惊、疳” 之一。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我国普遍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周期性流行的特征已不再存在。 近年又有增多趋势,非典型麻疹增多。 传染源: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从接触后 7 天到出疹后 5 天有极强的传染性。 隔离期:隔离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 10 天。 检疫期:接触麻疹易感者检疫观察 3 周。 预后: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 概述 《小儿药证直诀·疮疹侯》己载:“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喷嚏,手足稍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也。”是对麻疹症状的较早描述,并指出具有传染性。 《幼科全书·原疹赋》提出了“毒兴于脾,热流于心,脏腑之伤,肺则尤甚,始终之变,肾则无症”的病机。 概述 在临床症候上: 《麻科活人全书·麻疹骨髓赋》:“麻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暄热,常男女传染而成,其发也与痘相似,其变也比痘非轻。……初则发热,有类伤寒,眼胞肿而泪不止,鼻喷嚏而涕不干,咳嗽少食,作渴发烦。 以火照之,隐隐于皮肤之内;以手摸之,磊磊于肌肉之间。其形似疥,其色若丹。 出现三日,渐收为安。 随出随收,喘急相干。无咳无汗,隐伏之端。根巢若肿兮,麻而兼瘾;皮肤如赤兮,疹尤夹斑;似锦而明兮,不药而愈;如煤之黑兮,百无一痊。此麻疹之顺逆,须临证以详观。”又说:“麻疹出现全凭热,身不热兮疹不出,潮热和平方为顺,若逢不热非大吉。” 概述 在治法上: 《麻科活人全书·麻疹骨髓赋》: “出之太迟,发表为贵;出之太速,解毒堪宜。”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麻疹出贵透彻,宜先用发表,使毒尽达于肌表。若过用寒凉,冰伏毒热,则必不能出透,多致毒气内攻,喘闷而毙。 至若已出透者,又当用清利之品,使内无余热,以免疹后诸证。且麻疹属阳热,甚则阴分受伤,血为所耗,故没后须以养血为主,可保万全。”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感受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胃(脾),肺胃热炽,外透肌肤而发病。按不同阶段,又有邪犯肺卫、肺胃热炽、肺胃阴伤等不同病机变化。 其中肺胃热炽为病机演变中心。 若正不胜邪,麻毒炽盛,则可见麻毒闭肺、麻毒攻喉、毒陷心肝等逆证,尤其麻毒闭肺最多。 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史 多在冬春季节,常为易感儿童,当地有本病发生或流行,近期有麻疹接触史。 2.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临床分三期。 初热期:约3~4天,有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畏光流泪等症状(麻象)。口腔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是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幼儿常有呕吐、腹泻,在软腭、硬腭弓出现红色细小内疹。 诊断要点 颊粘膜处出现细砂样灰白色小点,其斑微小灰白,周围绕以红晕,开始仅见贴于臼齿处颊粘膜,l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粘膜,多于出疹后1-2日内消失。 诊断要点 出疹期:约3~4天,发热加重,体温高达40℃,按顺序透疹,先由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躯干、四肢,最后达于手掌和足底,皮疹2~3mm大小,疹色红润,初呈淡红色,散在,后渐密集呈鲜红色,再转为暗红色,疹点高出皮面,状若麻粒,疹间皮肤正常。 诊断要点 皮疹特点: 1、形态: 2、出疹顺序:。 3、出疹与发热的关系: 4、疹后皮肤特点: 诊断要点 恢复期:约3—4天,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的先后消退,疹退后有糠麸细小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随皮疹隐退全身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痊愈。 典型表现(分三期): A初热期: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等感冒表现+麻疹粘膜斑。“麻象”。 B.出疹期:典型的麻疹“烧三天、出三天、退三天”,且出疹时体温更高,是麻疹的突出特点。 C.恢复期:发热等全身症状逐渐消失,皮疹消退,疹退后有糠状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 诊断要点 3. 周围血象

文档评论(0)

小米兰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