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知识即美德”的正确 理解应当是 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而知识又是美德 存在的充分条件 C.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D.知识能充实美德 7.比较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异同点 苏格拉底 孔子 两人生活的年代差不多,他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社会秩序混乱,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希望恢复社会秩序。而苏格拉底生活的古代希腊城邦,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人们都贪图无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造成社会公德缺失,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于是苏格拉底开始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希望重建城邦公德,挽救日益衰颓的城邦制度。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倡导人应该具备美好的道德,而美德来自于知识,于是他进一步提出“美德即知识”。 他与孔子一样都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记述流传下来的。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所以,有人将苏格拉底比作“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作“希腊的孟子”。 1、 所处的时代很相似 2 、都强调道德的价值 3 、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4 、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孔子侧重在社会方面; 苏格拉底侧重在个人方面 B.C.469----B.C.399 B.C.551----B.C.479 异 同 公元前 8世纪 城邦 萌芽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基础奠定 公元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 改革,确立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 顶峰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公元前4世纪 渐衰 人 的 地 位 提 高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普罗泰格拉是主要代表人物,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第一层:万物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第二层: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判断规则,确立制度。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这句话的核心是万物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从积极意义来看,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但是,它在将人置于世界的社会中心的同时,却忽视人的包括节制性在内的道德理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在当时来看,就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今天来看,更要引起警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后被称为“普罗泰格拉命题”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2)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3)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因此一切使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因此,“美德即知识”。(4)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5)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作恶是出于无知 教育使人认识灵魂内的美德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好最大的麦穗。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苏格拉底的一些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果知识培训榴莲.pptx VIP
- 《无人机概论》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 EN10346:2015_连续热浸镀钢带产品交货技术条件中文版.pdf VIP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pdf VIP
-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星座状态监控平台.pdf VIP
- 东风螺粉状配合饲料 .pdf VIP
-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pptx VIP
- 2022版三甲评审资料 医院安全保卫管理制度.pdf VIP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 方案(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