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国海潮能通量与耗散的数值模拟.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i:10.6043/j.issn.0438-0479.201808002 东中国海潮能通量与耗散的数值模拟 陈元杰,程 鹏*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 ) 摘要:东中国海是世界上潮能耗散较强的海区之一,研究东中国海潮能通量及潮能耗散有助 于加深对东中国海混合和环流的认识。通过对东中国海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了潮能通量和 耗散率。结果显示:传入东海、黄海、渤海的净潮能分别约为88.333,96.082 和2.152 GW, 其耗散分别约为79.168,95.254 和1.790 GW;底摩擦耗散和垂向混合耗散分别占总耗散的 67.1%和 32.9%,水平项扩散耗散量级较小,可忽略不计;东中国海高潮能耗散区主要分布 于朝鲜半岛沿岸和浙闽沿岸、江苏北部和长江口外侧海域以及杭州湾海域。渤海中部、北黄 海西南部、南黄海中部为低潮能耗散区。 关键词:东中国海;潮汐;潮能通量;潮能耗散 中图分类号:P 731.23 文献标志码:A [1] [1] 风和潮汐是驱动海洋内部混合的主要机械能来源 。Munk 等 得出有3.5 TW 的能量通 [2] 过潮汐传入海洋,其中大部分潮能耗散在边缘海区域的底边界层中 。底摩擦引起的潮能耗 散表示为海底拖曳系数与摩阻流速三次方的乘积。由于浅海中地形与底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3] [4] 潮能耗散在不同海域有着巨大的差异,高耗能区常常出现在河口三角洲浅滩 、群岛 、海 [5] 底岩床突起 等区域。在河口海湾中,地形和岸线的急剧变化而产成的形态阻力在摩擦力中 [6] 起主导作用,因而高潮能耗散往往发生在湾口岬角、浅滩及岸线束窄处 。 东中国海作为太平洋的边缘海,其范围大致包含渤海,黄海、东海和一部分西太平洋。 渤海深度相对较浅且地势较为平坦,地形比较单调。黄海是全部位于大陆架上的一个半封闭 的浅海,地貌形态比渤海复杂,具有黄海槽、潮流脊和水下阶地等特征。东海西有广阔的大 陆架,东有深海槽,兼有浅海和深海的特征,但仍以浅海特征比较显著。由于地形影响,东 中国海潮波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是世界上潮能耗散较强的海区之一,对东中国潮能通量及潮 能耗散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东中国海混合和环流的认识。 [7] 东中国海的潮能与耗散一直是研究热点。方国洪 最早利用理论模型结合实测资料,通 过计算湾口与湾顶的潮能通量之比给出了黄海的耗散。此后的研究则主要运用数值模式,张 [8] [9] 占海等 和赵保仁等 采用了二维数值模式,前者计算渤海的潮能通量,结果表明M 分潮进 2 收稿日期:2018-10-03 录用日期:2019-0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信作者:pcheng@ 9 入渤海海区的能量约为6.05 ×10 J/s ,后者讨论了M 和m 分潮在渤、黄、东海潮能通量的传 2 1 [10] [11] 播和消耗情况,并发现m 分潮会有相当部分潮能被反射回太平洋。李培良等 和朱学明等 1 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式,计算了M 、S 、K 和O 分潮的在各海区的潮能通量。前者发现底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