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讲 漠南蒙古各部归附清廷后所发生的满蒙冲突事件 一 喀尔喀蒙古策动的腾机思事件 腾机思为达延汗六世孙,苏尼特部贵族。1639年率部众自喀尔喀南来投靠清朝。1640年清朝尚腾机思为郡主,授和硕额附。1641年封扎萨克多罗郡王。 (一)背景: 1640年,喀尔喀蒙古与卫拉特蒙古之间签署了和平协议。喀尔喀蒙古各部之间联系加强,采取了统一行动。 清朝忙于集中力量对付明朝,入关后又遇到农民军和南明朝廷的抵抗,无暇顾及漠北蒙古。 1643年清太宗死,睿王多尔衮摄政。多尔衮与腾机思有隙,受到压制。 1646年春,腾机思带领弟弟腾机特率所部叛逃喀尔喀。 1646年腾机思叛清的直接原因在于他们受到清廷的冷遇。客观形势是当时蒙古的漠北和漠西部分仍在清朝版图之外,内附的蒙古贵族如有不满,还可以北走依靠同族之人。 漠北喀尔喀蒙古也希望拉拢漠南蒙古各部来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同清廷相抗衡。 (二)清廷的镇压行动 清廷任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同郡王硕塞等率大兵往征腾机思。 除京城部分八旗主力外,主要动员了科尔沁、察哈尔、巴林、阿鲁科尔沁、乌喇特、土默特等外藩蒙古诸部。 克鲁伦河→厄图克山(斩杀部分腾机思军队)→俘获公主→布尔哈图汗山(截击一部分叛军)、乌里雅台河(击败喀尔喀军队)→布尔哈图汗山(行围)→图拉河北岸(汇合)→扎济布喇克(大败前来支援的土谢土汗军)→7月清军班师回朝 腾机思的失败,给策动这次事件的喀尔喀汗王们以严重的打击。喀尔喀在同清朝争雄的第一回合中惨遭失败,这对喀尔喀对清朝关系的发展是很有影响的。 二 布尔尼事件 布尔尼为林丹汗后裔。林丹汗败亡后,子额哲降清,被封为亲王,其部众安置在义州地区。 (一)背景 ? 察哈尔部降附清廷后,虽位冠“四十九旗”之上,但对自己的沉沦依然很不甘心。 额哲死后,弟阿布奈袭亲王爵位,尚以固伦大长公主。但他依然对清廷抱有轻视态度。八年来“不一朝请”,“不亲身一问”皇安。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降罪阿布奈,将其拘禁在盛京。命其子布尔尼袭和硕亲王爵位,仍领其众。 ? 布尔尼提出移牧大同边外,遭到清廷的拒绝,双方矛盾计划。 ? 1673年南方爆发“三藩之乱”。次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清廷在蒙古地区征调人马镇压叛乱,察哈尔在征调之列,人心骚动。 ? 清朝大军南下,北边空虚。 康熙十四年(1675年)布尔尼与其弟约定三月二十五日起兵反清。 布尔尼号召周围蒙旗一同举兵反清,但只有奈曼旗扎萨克郡王札木山和喀尔喀右翼旗公垂札布响应。土默特贝子滚济斯札布首先告发布尔尼叛情,其他临近各旗纷纷响应。 (二)清廷的镇压行动 清廷命多罗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以大学士图海为副将军,率师讨伐布尔尼。 图海选八旗家奴中健勇者数万人为师,同时征调漠南蒙古诸部兵力。 四月,清军出征。四月二十日抵达喀喇沁境内,同察哈尔军队发生激战。察哈尔接连失利,布尔尼兄弟仅率30余骑退兵。 五月初,科尔沁和硕额附沙律率兵丁赶到扎鲁特境内,将布尔尼兄弟射死。 布尔尼事件平息以后,清廷采取种种措施,进一步削弱察哈尔的势力。 通过这次事件的平定,清廷不仅消灭了察哈尔王室,而且进一步铲除异己,使漠南蒙古王公全部归顺清朝,清廷在漠南蒙古的统治从根本上确立,漠南蒙古的政治形势也最后稳定下来。 康熙帝图 孝庄太后 外喀尔喀 达延汗第九子格哷森扎的领地。后为其七个儿子所分,各领一个鄂托克,于是有所谓外喀尔喀七鄂托克之说。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格哷森扎第三子诺诺和之子阿巴岱觐见三世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授予其“大威仪瓦齐尔汗”号,自此,喀尔喀诸部长相继称汗。 入清,格哷森扎长子阿什海洪台吉后裔素巴第称扎萨克图汗,所部号扎萨克图汗部;诺诺和后裔阿巴岱孙子衮布为土谢图汗,所部号土谢图汗部;第四子阿敏都剌勒系后裔硕垒为车臣汗,所部号称车臣汗部。诺诺和另一个儿子图蒙肯,达赖喇嘛授予赛音诺颜称号。第七子萨木贝玛后裔,则成为西北蒙古乌梁海的王公。 蒙古早期社会组织 明朝弘治、正德年间,达延汗征服右翼,统一蒙古本部,随后逐层分封。亦克蒙古兀鲁思(汗廷为代表)——兀鲁思(土绵、万户)——鄂托克(部落),形成了明代蒙古史上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 大汗代表亦克蒙古兀鲁思,是全部领地和属民的最高所有者和分配者。兀鲁思即土绵、万户,是大汗属下的鄂托克群体。鄂托克是蒙古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定范围的领地,一定数量的属民,在某个领主的直接控制下,形成的经济、政治实体,就是一个鄂托克。军事上,鄂托克自成一军,所以又叫和硕,即旗。鄂托克的规模、大小不一。 左翼格哷森扎将外喀尔喀土绵分割七部分,七子各得一鄂托克,形成所谓外喀尔喀七鄂托克。内喀尔喀阿勒楚博罗特有一子虎喇哈赤,而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