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 PAGE 26页 共 NUMPAGES 26页
放松规制对规制机构利益影响博弈分析*本文是王文举教授主持的北京市高等学校
*本文是王文举教授主持的北京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北京市拔尖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以及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范合君 (1979—),男,山东省泰安市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文举 (1965—),男,吉林省东丰县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范合君 王文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026)
摘要:规制机构是垄断产业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利益主体。无论垄断行业怎么进行改革,规制政策的制定及最终执行都离不开规制机构的参与和支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垄断产业规制的特点及放松规制的艰难历程,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生放松规制艰难历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放松规制 规制机构 博弈分析
规制机构是垄断产业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利益主体。无论垄断行业怎么进行改革,规制政策的制定及最终执行都离不开规制机构的参与和支持。在规制体系的层级结构中,规制机构是国家的政治代理人(Political Agent),按照国家的意志、要求对垄断企业进行规制。在规制体系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与国家、垄断企业、消费者相比,规制机构的地位十分特殊。他们是政治市场上的供给者。规制机构既是规制政策的制定者也是规制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就政治力量而言,规制机构的政治影响力显然要大于其他任何利益集团。规制机构的规制目标、规制手段、规制工具、规制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规制效果。
放松规制的过程会对规制机构产生重要影响。规制机构对放松规制改革的态度、反应以及策略性行为会对放松规制改革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研究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机构的特殊性,研究放松规制对规制机构的影响。本文是这样安排的:在第1节主要研究我国垄断产业规制的特点及放松规制的艰难历程;第2节建立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产生放松规制艰难历程的原因;第3节是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第4节是本文的简单总结。
1 规制机构与放松规制
1.1 我国规制机构的特点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所有受规制产业从一开始便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虽然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多数产业也已经基本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但电力、电信、民航、铁路、供水、供气等自然垄断产业仍然受到政府的严厉规制,而且规制的广度和深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对国计民生有着重大影响”成为政府对这些垄断产业继续保持规制的主要依据;而自90年代中期以后,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重组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产业的主张下,继续保持国有企业在非竞争性产业中的主体地位无疑就成为政府长期严厉规制得以继续的必然逻辑。
我国现行的规制体制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从我国政府规制体制的形成和政策执行过程的实质来看,与其说我国政府规制的形成同样源于克服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所致严重弊端的需要,还不如说是计划经济体制使然。目前,我国对垄断产业的经济性规制本质上仍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垄断产业实施行政垂直管理的延续(夏大慰、史东辉等,2003)。诚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体制及规制模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如产业主管部门的简政放权、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以及有关规制政策的法制化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政府规制的根本性质、特点和基本的规制体制,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些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依然沿袭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一)规制机构目标是多维的
规制机构的行为是受规制机构的目标驱使。规制机构的目标是指规制机构最大化什么?规制代表谁的利益?规制机构的目标是规制理论中的价值判断问题,直接决定了规制政策的导向性,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关于规制机构目标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演进过程,主要经历了规制公共利益理论与部门利益理论两大阶段[[]最初,学者与政府官员都认为规制机构是代表公众利益的,即公共利益理论。规制公共利益理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of regulation)起源于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Posner,1974)。由于自然垄断、人为垄断、外部效应、非对称信息等市场缺陷的存在,需要国家的干预以纠正或弥补这些缺陷。在自然垄断情况下,进入规制只允许一家厂商进行生产,这符合生产效率的要求;而价格规制能约束厂商制定出社会最优价格,这符合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对自然垄断的价格和进入规制有可能获得资源配置和生产配置双重效率。在外部性存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ST-XG9000A消防应急广播设备调试使用说明书A.doc VIP
- 访谈美国医学生.doc VIP
- 13美丽中国我们的家第2课时 课件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ppt
- 新疆天山群吉萨依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docx VIP
- 8.6《数学锯木头+爬楼梯问题》三年级上册.doc VIP
- 22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pptx VIP
- 消防鉴定考试承诺书下载.docx VIP
- 2025年06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共三套).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Units1-4学业中段复习.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