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9卷 第 1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9, No.1
2019年 1月 QUATERNARY SCIENCES January,2019
-
胡圆峰,周斌,庞洋,等.古人类用火研究及其进展[J].第四纪研究,2019,39(1):240257.
HuYuanfeng,ZhouBin,PangYang,etal.Areviewofstudymethodsandprogressonhominiduseoffire[J].QuaternarySciences,2019,39(1):
-
240257.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1.22 文章编号2019)0124018
古人类用火研究及其进展
胡圆峰,周斌,庞洋,徐向春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术界对于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过程做了大量的研
究,检验古人类遗址区域是否发生过燃烧事件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进步。通过对南非开普敦 Wonderwerk洞穴、
以色列 Qesem洞穴、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以及湖北黄龙洞等地古人类用火相关文献的系统调研和归纳总结,认为探
讨一个遗址是否存在古人类主动用火时,首先要获取该遗址的文化考古和地层资料,确定是否曾发生过燃烧事
件,然后分析是何物质发生燃烧,以及与人类活动的联系。分析表明,目前还没有任何单一的方法可以确定更新
世早期的古人类用火信息,多种方法的结合才可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选择宏观形态分析初步判断有火活动
的区域,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元素碳含量分析等地球化学手段确定火事件发生的确切证据,再利微观形
态及微地层分析对完整沉积物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其就地用火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古人类用火的完整证据链。
由于碳稳定同位素在植被、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联系方面的广泛应用,在古人类用火研究引入这一技术手段,可
为该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古人类用火;旧石器时代;地球化学证据;炭屑;元素碳/黑碳;碳同位素
中图分类号:K854,K8711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世如早于 100万年的古人类用火证据都是间接的,
不能排除是自然火造成的结果,甚至提出早于 15万
火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能量剧烈释
年的古人类用火证据都具有不确定性;而近年来也
放的一种方式。自然火的发生需要有可燃物、氧
有一些学者认为,早在距今 15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
气、点火源(亦称温度达到着火点)这 3个条件。人 时代,人类就开始控制性用火[9~10]。由此可见,古
类使用火最初是无意识的,火山爆发、雷电轰击、 人类何时开始用火还没有一个定论,因此,怎样获
草木自燃等火事件使古人类认识到了火的威力与作 得确凿的证据去证实遗址区域火事件的发生与人类
用,捡拾动物熟肉也开启了人类饮食习惯重大变革 直接相关是十分必要的。
的新篇章。之后,我们聪明的祖先开始保留火种, 古人类用火的研究包括获取燃烧的证据,以及
钻木取火,火石生火;利用火制造工具,烹饪佳肴, 对古人类控制性用火行为的确认[13~15]。以往对古人
照亮黑暗和保暖驱寒才使得人类在进化中逐渐形成 类用火的一些研究重点在获取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手持式超站测树仪测量林分空间结构参数-Ingentaconnect.pdf
- 双氯芬酸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pdf
- 双点干涉法位相缺陷检测中的解相算法比较-中国光学.pdf
- 双箱体溶解和计量装置CONTINUFLOC系列.pdf
- 双色大面阵量子阱红外探测器读出电路设计-激光与红外.pdf
- 双轴织构氧化铈薄膜的反射高能电子衍射分析-硅酸盐学报.pdf
- 双酚A替代物对雄性斑马鱼性激素及卵黄蛋白原水平的影响.pdf
- 双馈风电机组模型结构讨论-电力系统自动化.pdf
- 反保尚基-上妻研究室Kozumalab-东京工业大学.pdf
- 反应气氛对绿色合成纳米铁的组分及其活性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pdf
最近下载
- 蒂森电梯LMS1称重装置诊断仪使用说明.doc
- 多式联运(冷链)综合物流枢纽信息化平台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doc
-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docx VIP
- 国际减灾日---掌握防灾知识 保护生命安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新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1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最新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病区安全管理课件.pptx VIP
- 老年人社交活动组织与策划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4年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妇产科护理》课件——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