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眼 棉蝗具有1对复眼和3个单眼。 ①复眼: 椭圆形,棕褐色,较大,位于头顶左右两侧。 用刀片自复眼表面切下一薄片,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制成装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复眼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 ②单眼:形小,黄色。 1个在额的中央,2个分别在两复眼内侧上方,3个单眼排成一个倒“品”字形。 复眼和单眼各有何视觉功能? (2)触角 1对, 位于额上部两复眼内侧,细长呈丝状, 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 鞭节又分为许多亚节。 (3)口器 典型的咀嚼式口器。 左手持蝗虫,使其腹面向上, 拇、食指将其头部夹稳, 右手持镊子自前向后将口器各部分取下(同时注意观察口器各部分着生的位置), 依次放在载玻片上, 用放大镜观察其构造。 ①上唇 1片, 连于唇基下方,覆盖着大颚,可活动。 上唇略呈长方形, 其弧状下缘中央有一缺刻; 外表面硬化,内表面柔软。 ②大颚 为1对坚硬的几丁质块, 位于颊的下方,口的左右两侧,被上唇覆盖。 两大颚相对的一面有齿, 下部的齿长而尖,为切齿部; 上部的齿粗宽大,为臼齿部。 ③小颚 1 对,位于大颚后方,下唇前方。 小颚基部分为轴节和茎节, 轴节连于头壳,,其前端与茎节相连。 茎节端部着生2个活动的薄片:外侧的呈匙状,为外颚叶,内侧的较硬,端部具齿,为内颚叶。 茎节中部外侧还有1根细长具5节的小颚须。 ④下唇 1片,位于小颚后方,成为口器的底板。 下唇的基部称为后颏,后颏又分为前后2个骨片,后部的称亚颏,与头部相连,前部的称额颏。 颏前端连接能活动的前颏,前颏端部有1对瓣状的唇舌,两侧有1对具3节的下唇须。 ⑤舌 位于大、小颚之间, 为口前腔中央的1个近椭圆形的囊状物, 表面有毛和细刺。 蝗虫口器的各部分分别有何作用? 2.胸部 头部后方为胸部, 胸部由3节组成, 由前向后依次称前胸、中胸和后胸。 每胸节各有1对足, 中、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 (1)外骨骼 为坚硬的几丁质骨板,背部的称背板,腹面的称腹板,两侧的称侧板。 背板:前胸背板发达,从两侧向下扩展成马鞍形,几乎盖住整个侧板,后缘中央伸至中胸的背面;其背面有3条横缝线向两侧下伸至两侧中部,背面中央隆起呈屋脊状。中、后胸背板较小,被两翅覆盖。用剪刀沿前胸背板第3横缝线剪去背板后部,将两翅拨向侧,即可见中、后胸背板略呈长方形,表面有沟,将骨板划分为几块骨片。 腹板:前胸腹板在两足间有一囊状突起,向后弯曲,指向中胸腹板,称前胸腹板突。中、后胸腹板合成一块,但明显可分;每腹板表面有沟,可将骨板分成若干骨片。 侧板:前胸侧板位于背板下方前端,为1个三角形小骨片。中、后胸侧板发达,其表面均有1条斜行的侧沟,将侧板分为前后两部。胸部有2对气门,1对在前胸与中胸侧板间的薄膜上,另1对在中、后胸侧板间、中足基部的薄膜上。 (2)附肢: 胸部各节依次着生前足、中足和后足各1对。前、中足较小,为步行足,后足强大,为跳跃足。 各足均由6肢节构成,以后足为例进行观察 基节:足基部第一节,短而圆,连在胸部侧板和腹板间。 转节:基节之后最短小的一节。 腿节:转节之后最长大的一节. 胫节:在腿节之后,细而长,红褐色,其后缘有2行细刺,末端还有数枚距,注意刺的排列形状与数目。 跗节:在胫节之后。用放大镜观察,跗节又分3节,第1节较长,有3个假分节,第2节很短,第3节较长,跗节腹面有4个跗垫. 前跗节:位于第3跗节的端部为1对爪,两爪间有一中垫。 (3)翅 2对。 有暗色斑纹,全翅贯穿翅脉。 前翅:着生于中胸,革质,形长而狭,休息时覆盖在背上,称为覆翅。 后翅:着生于后胸,休息时折叠而藏于覆翅之下,将后翅展开,可见它宽大,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注意观察其脉相。 3.腹部 由11个体节组成. (l)外骨骼: 壳多糖,外骨骼较柔软,只由背板和腹板组成,侧板退化为连接背、腹板的侧膜。雌、雄蝗虫第一至八腹节形态构造相似,在背板两侧下缘前方各有1个气门。在第1腹节气门后方各有1个大而呈椭圆形的膜状结构,称听器。 第九、十两节背板较狭,且相互愈合,第十一节背板形成背面三角形的肛上桥,盖着肛门,第十节背板的后缘、肛上板的左右两侧有1对小突起,即尾须,雄虫的尾须比雌虫的大;两尾须下各有1个三角形的肛侧板。腹部末端还有外生殖器。 (2)外生殖器 雌蝗虫的产卵器:雌虫第九、十节无腹板,第八节腹板特长,其后缘的剑状突起称导卵突起,导卵突起后有1对尖形的产卵腹瓣(下产卵瓣);在背侧肛侧板后也有1对尖形的产卵瓣,为产卵背瓣(上产卵瓣),产卵背瓣和腹瓣构成产卵器。 雄蝗虫的交配器:雄虫第9节腹板发达,向后延长并向上翘起形成匙状的下生殖板,将下生殖板向下压,可见内有一突起,即阳茎。 (八)棉蝗的内部触剖 左手持蝗虫,使其背部向上,右手持剪剪去翅和足。 再从腹部末端尾须处开始,自后向前沿气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