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理层与数据通信基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 物理层与数据通信基础 第 3 章 物理层与数据通信基础 回顾物理层的基本功能 了解物理层使用的传输介质及其特性 理解并掌握几种典型的数据传输技术 了解物理层设备及其特点 第 3 章 物理层与数据通信基础 讨论1:物理层基本功能回顾 讨论2:物理层传输介质 讨论3:数据传输技术 讨论4:物理层设备 第 3 章 物理层与数据通信基础 光纤传输原理——光的全反射 光从折射率高的介质入射到折射率低的介质时会产生折射。折射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当入射角≥临界值时产生全反射,不会泄漏。 纤芯——折射率高,玻璃包层——折射率低 亮度调制:有光脉冲-1,无光脉冲-0 光传输系统:光源、介质、光检测 光源:850nm/1300nm/1500nm,发光二极管/激光二极管 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PIN/雪崩二极管APD 单向传输,双向需两根光纤 应用领域:局域网主干、电信网络、服务器连接 multimode fibers(多模光纤,MMF),光纤芯直径50,62.5 微米 single-mode fibers(单模光纤,SMF), 光纤芯直径8.3微米 高密度多芯光缆剖面结构 光纤的特点 优点 高带宽、高数据传输率 抗电磁干扰强,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抗腐蚀 衰减小 缺点 单向传输 光纤接口价格昂贵 工艺复杂、安装技术复杂 地球同步卫星(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与地面站相对固定位置 使用三颗卫星即可覆盖全球 传输延迟时间长(≈270ns) 广播式传输 应用领域: 电视传输 长途电话 专用网络 广域网 常用传输介质的比较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语音带宽f= 3.4kHz 4kHz 采样时钟频率:8kHz(2倍语音最大频率) 样本量化级数:256级(8b/每样本) 数据率:8000次/s×8b = 64kb/s 每路PCM信号的速率 = 64kb/s 时分多路复用距离-----电话主干系统 统计(异步)TDM——STDM TDM的缺点:某用户无数据发送,其他用户也不能占用该时隙,将会造成带宽浪费。 STDM:用户不固定占用某个时隙,有空时隙就将数据放入。 电路交换举例---传统的电话通信 电路交换的优缺点: 建立端到端的物理连接需要额外大的时间 在保持连接期间双方独占信道 没有冲突 有可能浪费信道资源 对传输中的数据无检错纠错机制 传输延迟小(只有传播延时)、实时性强 直到发出撤除连接申请才会释放被占用的信道资源 不适合计算机间通信,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真正传输数据的时间不到10%。 在源节点,将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长度、校验码等辅助信息封装成报文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交换的技术。 在交换过程中,交换设备将接收到的报文先存储下来,待信道空闲时再转发出去,一级一级中转,直到目的地。这种数据传输技术称为存储-转发。 传输之前不需要建立端到端的连接——称为“无连接的” 没有建立和拆除连接所需的等待时间; 线路利用率高;线路共享,可以重复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利用多路复用技术,将信号复用后传输,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传送其他用户的数据。 传输可靠性较高(差错控制); 增加额外传输开销(报文头、校验) 可以实现报文格式转换 需要顺序控制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需要动态分配存储资源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且对存储容量要求较高,且延时长 传输时占用信道时间长 分组交换(包交换) 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 分组长度固定、大小相等 分组传输过程中,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 对转发节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 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 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需要分割报文和重组报文,增加了端站点的负担。 分组交换有两种交换方式: 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具体后面讲述) 三种交换方式的事件顺序 位同步 目的:使收发双方在时间基准上一致,确定比特位周期 外同步——发送端发送数据之前发送同步脉冲信号,接收方用接收到的同步信号来锁定自己的时钟脉冲频率。 自同步——通过特殊编码(如曼彻斯特编码),使数据编码信号中包含同步信号,接收方从数据编码信号提取同步信号来锁定自己的时钟脉冲频率。 字符同步 目的:找到正确的字符边界 分类:异步式传输 、同步式传输 (1)异步式传输:在这种方式中,每个字符的传输需要: 1个起始位、5~8个数据位、1、1.5或2个停止位 采用这种同步方式的通信也称“异步通信” 起止式的优缺点: 频率的漂移不会积累,每个字符开始时都会重新获得同步 每两

文档评论(0)

33991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