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多信息融合 章节稿1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传感信息融合 办公室:西一楼123 hyzhu@mail.xjtu.edu.cn 电信学院综合自动化所 1 绪论 参考书目: 1. 周宏仁,敬忠良,王培德, 机动目标跟踪. 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 2. 韩崇昭等.多源信息融合.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6. 3. 何友等.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第二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4.何友等.雷达数据处理及应用(第二版) . 北 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5. Bar-Shalom Y, Fortmann T E. Tracking and 电信学院综合自动化所 2 Data Association. Boston: Academic Press , 绪论 网上资源 国内:中国期刊网 (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 国际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Fusion Journal of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Fu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国际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IEEE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Cybernetics 电信学院综合自动化所 3 绪论 1. 数据融合产生背景与定义 2. 模型与结构 3. 应用简介 4. 讲课内容 电信学院综合自动化所 4 1. 数据融合的背景与定义 a. 目的与起源 多传感信息融合(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又称为多源信息融合(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军 事应用是其诞生的源泉。 信息融合也称数据融合( data fusion),但就信息和数 据的内涵而论,用信息融合一词更具概括性。因为信息包 括数据,信号,知识等。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传感器也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物理 意义上的各种传感器系统,也包括与观测环境匹配的各种 信息获取系统,甚至包括人或动物的感知系统。 包括空域上的多传感的融合,也包括时域上单传感的 融合,也包括多种方法的融合。 电信学院综合自动化所 5 为什么要发展数据融合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军事,为了取得最佳 的作战效果; 信息化时代的信息特点及处理要求; (不确定性、不完整、不一致、及虚假数 据; 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关系复杂,实时处 理) 需要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和计算机的高速计算 和智能来提高结果信息的质量。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