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篆刻刀之种种(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载]談篆刻刀之種種 (2013-06-15 18:49:24) 转载▼ 原文地址: \o (转载)談篆刻刀之種種 (转载)談篆刻刀之種種作者: \o 老啸 老啸 談篆刻刀之種種 中国篆刻网‖艺术论坛 - 〖篆刻工具〗  這篇文章有人看過也有人沒看過,特全文轉錄如下。 此文章雖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亦有時代之局限性,僅可做承前啟後.開拓思路之用。 文中所述材料、角度乃台灣省一隅鄉黨所見,不可盡信,否則貽害無窮。 勤本堂 . 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講師 鄭多鏗 摘要   本文係針對篆刻工具中之彫刻刀所作的研究心得紀錄,從事書法篆刻藝事三十餘年,於克難學習之時代習篆成長,跨越至電腦科技發達之今日,於學習中發現科技與藝術是可以相容、相輔相成的,在此種關係裡讓我們思考除了改善藝術工作之工具,期使工作更加順利暢快,以此思維推而廣之,各項藝術工作都能夠如此哂谩r代在變技術一定也會變,生活將變得更明顯。只要注意到這點;會讓藝術工作變得更美好;科技是不必排斥的,甚至於利用她可以有更好更新的創作。切記! 【關鍵字】 篆刻、篆刻刀、彫刻工具、高速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似乎是耳熟能詳的俗話,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其"創作工具"應該是很被重視的。正如攝影家常於入門後逐漸重視其相機、底片及沖洗等器材、條件之是否夠專業甚至於需要高檔、專家等級。画家画到一定程度也會講究畫筆、紙、畫布、顏料……之是否道地、專業、甚至頂級。感覺"利其器"之後才足以使作品有更上一層樓之保證。基於此理,有一天頓覺手中跟隨二十多年的幾把篆刻刀似乎有檢討探究一番之必要。經歷一番工夫磨製研試,總算有了具體心得,願藉此篇幅發表,冀能獲得些許迴響,如能將篆刻工具以科學方式深入研究並予以規格化,對於篆刻界或許能有些許之貢獻。   “篆刻"一藝之工具、材料最為精簡不過,一把刀、一方印材就能完成一方印作;就如同聲樂家,一張口就能唱首歌,其工具既簡單又能隨身攜帶極其便利。憶及1973 年正式習篆於意古樓梁乃予師門下;當時之物資極缺乏,印材極少又貴、牙科用之石膏也當印材、象牙秤重計價、印譜須借來臨描 (影印不像今日之方便、進步且價廉)、篆刻刀更得自行製作;大多數以平口銼刀(圖1)磨出刀形夾兩片竹片,再纏上棉線防滑好握(圖2 )。 (圖1)銼刀原則上是屬於高碳鋼,適合篆刻用。 (圖 2)以竹片將扁刀夾成圓柄須纏繞棉線防滑才合使用。   約於三、四年後王北岳老師鼓勵吳金泉先生成立佳藝美術社,以書法篆刻用品及書籍為主,成為台灣第一家篆刻用品專賣店,提供篆刻學習者方便之捷徑,此舉對篆刻風氣之助益絕對是大功一件。雖如此,回想起來那時的刻刀材料並不理想,只能算方便與夠用罷了。   1981 年我進入中央造幣廠從事硬幣、徽章設計與幣模彫刻之工作,每天與車床、銑床 、模具等工具機械為伍,接觸到機械加工與鋼材的另一個領域,知道鋼材、刀料、刀具等切削工具之知識,轉而將之哂渺蹲痰渡希l現良好的鋼材做成的篆刻刀,刻印時有如猛虎添翼,進而發展至銅印之刻製。因此有一段時期沉迷於刻製銅印,甚至於18K 金印、珊瑚等不易奏刀之印材(當然刀材都一樣,刀形是不同的)。亦嘗為吾師、前輩們打造指定或特殊之刻刀試用,皆獲好評,經多次的改良,發現刀材品質好壞之外,磨製之方法與角度能影響刻印之結果其中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然,篆刻界通常以石印材為主為大宗,因其材質較軟,可由文人、書法家、画家們自行動手刻印,可自在表現書法之藝境於印面。而古代玉印、銅印得藉助工匠之手或專用機具才得以完成,然此類作品往往較具匠氣且不易普及。因此,我們打算先從:石章、牙章…..等適合手刻之篆刻刀談起;可分三大部份:即刀材、角度及磨製方法。 一、刀材:依鋼之含碳量可分碳鋼、高速鋼、鎢鋼各有其優缺點及特色;如下 1.碳鋼:分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三種屬於軔性鋼材,適合銅印、金屬印材鑿刻敲打,刀口不易崩斷。 2.高速鋼(HSS):較碳鋼硬但脆、不宜敲擊,最適合刻石章、牙章以及銅印之修整,也是篆刻最合用之工具。 3.鎢鋼:全名為碳化鎢鋼簡稱鎢鋼,非常堅硬所以也很脆,極容易崩斷,且一般的油石、砂輪工具是無法磨製 (需用鑽石砂輪磨製,再以紅寶石磨利),價格也高,用於篆刻非常不宜,卻又常有多人被其價昂 (以為貴就好)、堅硬、烏沈的外觀迷住而購買,用後叫苦連天,後悔不已。 二、角度:有了好的刀材後該磨成甚麼樣子的刀才能順手呢?這就是問題之所在。記得開始習刻印之初,常聽前輩刻家說;這把刀薄一點會好用、厚些較好……等話但都無法正確指出要買的目標,都要拿樣品去找。因此我認為應該以科學方式研究並確定其數據,更能有效達到順手工具之使用。有關刀口角度,應是決定篆刻刀好用與否的關鍵,研究之初,於坊間蒐集所謂"吳昌碩用刀"、"齊白石用刀"…..之類的名

文档评论(0)

123****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