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脑软体跟电子商务专利跟发展跟策略.pdf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0 全國科技法律論壇 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專利研討會 電腦軟體與電子商務專利之發展與策略 劉尚志陳佳麟蘇裕鈞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機械工程研究所 摘要 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開創了無限寬廣的虛擬空間,也破除了實體世界中的交 易障礙,軟體與商業方法專利的授與則是全球產業邁入知識競爭時代的推手。本 文由探討電腦軟體以著作保護演進至專利保護之歷程,並分析商業方法專利之內 涵與特性。由於美國在這個領域的發展領先全球,文中多援引美國的判決為參考 評析之依據。軟體初以文字著作之類型保護,除了有悖於著作權法以保護文學藝 術創作,而非功能性技藝之本旨外,權利要件、保護類型與侵害判斷上,也多與 科技屬性之電腦軟體杆格不入。軟體發展成為專利保護之標的,是科技與法律發 展的必然。至於商業方法之可專利性,其實只是彰顯產業競爭的優勢已經由有形 的勞力與技術轉而成為無形之知識與創意。文中並就目前電子商務的商業方法專 利的數量與品質進行分析,從而勾勒出企業競爭態勢之輪廓,藉以做為未來發展 之借鏡。 壹、電腦軟體保護的型態及演進 1.1電腦軟體的定義 電腦軟體 (computer software)一詞常會與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混淆。根據內 政部81 年所公告的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一項各款著作內容例示,所謂電腦程式著作 1 包括直接或間接使電腦產生一定結果為目的所組成指令組合之著作 ,該定義基本 1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日台 (81)內著字第八一八四○○二號公告。 1 2000 全國科技法律論壇 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專利研討會 2 上引自於美國1980 年的著作權法修正案 。而根據歐盟所頒布的1991 年所頒布的 電腦程式保護指令 (Council Directive of 14 May 1991 o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 ,將先前準備的程式設計資料(preparatory design material) 亦歸類 於電腦程式。至於電腦軟體的定義,根據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於1978 年所公佈 的「電腦軟體保護之標準條款」 ,可知電腦軟體的定義包括了三部分,亦即(1) 程 式描述(program description) :包括資料結構、演繹法則、流程圖;(2)輔助資料 (supporting material):包括程式規格書、操作手冊、使用手冊;(3) 電腦程式 (computer program) :包括附著於任何媒介上的原始碼(source code) 、目的碼(object code) 、微 碼 (micro code) 等以任何語言、文字或符號作成之電腦程式。根據上述電腦軟體的 定義可知,電腦軟體一詞亦包含電腦程式,除了含有屬於文字敘述部分的輔助資 料與以任何語言或符號所表達的原始碼、目的碼、微碼等外,亦包含非文字部分 的資料結構、演繹法則、流程圖,而其中輔助資料中的程式規格書,以及程式描 述中的資料結構與流程圖可視為歐盟所頒布的 1991 年所頒布的電腦程式保護指令 3 中的準備的程式設計資料 。 歸納電腦軟體的定義,可謂電腦軟體為電腦動作所相關之程式 (原始碼、目的 碼、微碼 或程序) 資料結構、流程圖( 或步驟) (演繹法則) 。基本上其乃為演繹法 (algorithm)實施方式之一種,而演繹法本身或含自然法則、科學原理、數學方法、 或為遊戲及運動之規則或方法、或甚至與數學無關之推理步驟、或係物理現象之 推演。因此,在一電腦軟體中,可能隱含著一些心智推理步驟,而電腦程式則為 其心智推理步驟所

文档评论(0)

kar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