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路径【精品文档系列】.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近有网友在后台给我留言问我工业智能路径怎么选择?今天小编在这里 就给大家解答工业智能路径怎么选择的问题。 对于工业领域的大 B 客户来讲,现阶段需要的不是单个产品,而是端到端 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虽说是现状, 其实也是工业创业者的终极目标。 然而整体解 决方案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并不简单,这里面路径选择很重要。 关于发展路径,业内有一个相当主流且部分正确的说法,认为自动化 - (数 据化)- 信息化 - 智能化是工业用户进阶的合理顺序, 并且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开 始的必要条件。 因此国内工业智能的创业者也好、 投资人也好, 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只关注自动化领域的机会,甚至将工业智能等同为“机器人”或者“工业自动 化”,这一点值得商榷。从用户现场的大量实践来看,这四(三)个阶段存在着 显著的先后顺序,但同时交叉渗透,迭代进行。 具体来看,离散制造行业大部分客户自动化程度不够, 所以优先完成产线自 动化, 因此我们看到类似新松、 沈自所、 北自所等厂商在近些年经历了非常大的 / 发展,业绩成长迅猛。 因为他们赶上了工业用户产线自动化迭代的全过程, 核心 逻辑就是成本优化 + 机器换人,类似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每年雇佣几十万工人,这 些工人参与的物料搬运、 加工组装、 成品检测等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大量的自动化 机会。这是目前最典型的一种模式,在制造业各类场景中都有发生且正在进行, 我们姑且称之为「以产线自动化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更进一步的,在一些头部客户的工厂中,比如苹果( / 富士康)、上汽通用、 比亚迪、TCL、海尔等等,他们的产线自动化进展较快,开始可以逐步实现厂级 的物联网。 因此涌现出类似明匠智能这样的厂商, 以工业以太网和板卡实现设备 互联,打通设备级数据,经过 MES 反馈到平台层,在不更换原有工控设备的基 础上实现初步物联,用户接受度很高,业绩每年翻几番增长,趋势非常明显。这 一类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以 M2M 设备物联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更进一步的需求, 来自于离散制造业的超大型头部客户和流程制造行业的绝 大多数客户, 由于产线自动化程度本身较高, 我们观察到这类客户对于信息化的 / 接受程度本身也较高。 从我们的投资实践来看, 有一类厂商可以直接从顶层设计 切入,在平台层以工业大数据平台或者场景化的 AI 模型服务用户,实时的解决 业务问题。 反过来在数据采集层, 在一些数据不完善的局部加装传感器, 加装智 能化的检测设备, 甚至于做小段的产线集成等等。 这一类模式, 用户接受度往往 更高,这意味着项目的溢价往往也更高, 我们可以称之为 「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 系统集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三条发展路径,面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场景,不同的 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路径选择: 其一:「以产线自动化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其二:「以 M2M 设备物联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其三:「以数据应用为核心的系统集成」。 当然,殊途同归, 最终都是给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 心。 工业智能路径怎么选择?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

文档评论(0)

苦竹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