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比例尺精度 6.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6.1.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2)1∶50万、1∶25万、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3)1∶5万,1∶2.5万,1∶1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4)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三、GB/T 1398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2)1∶50万~1∶5 000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编号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图廓西南角坐标编号法 2. 顺序编号法 3. 行列编号法 4.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编号 ⑴.坐标编号法 它是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进行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相连。 1∶5000的地形图,其图号取至整公里数。1∶2000、1∶1000的地形图取至o.1公里,1∶500的图取至0.01公里。 (2)顺序编号 如图所示,当测区面积较小或带状测区时,也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定,有时也可在数字前冠以测区名称。 (3)行列编号 行列编号法。行列编号法的横行是指以A、B、C、D、…编排,由上到下排列;纵列以数字1、2、3、…,从左到右排列来编排。编号是“行号-列号”,如图所示,“C-4”为其中3行4列的一辐图幅编号。 (4)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编号 它是以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西南角坐标为基础图号,下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是在基础图号的后面分别加罗马数字1、2、3、4。 如图所示,一幅1∶5000的地形图被分成四幅1∶2000的地形图,其编号是在基础图号20—30之后加1、2、3、4。 (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也就是水平面(水准面)与地面相截所形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绘制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 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差。用h表示。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地面坡度及用图的目的而选定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等高距0.5米、1米、2米等,同一幅图上的等高距是相同的。《规范》规定,在一个测区内只能采用一种等高距。??? (3)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凡是凸出而且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高大的称为山峰,矮小的称为山丘。 ?比周围地面低.而且经常无水的地势较低的地方称为凹地、大范围低地称为盆地,小范围低地称为洼地 (3)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山脊是从山顶到山脚的凸起部分,山脊最高点间的连线称为山脊线。以等高线表示的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雨水以山脊为界流向两侧被面、故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④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下降的洼地。山谷中最低点连成的谷底线称为山谷线或集水线 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 分层设色地形图 (3)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⑤介于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形似马鞍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它是两条山脊线和两条山谷线相交之处。 (4)等高线的特性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以各点高程相等; ?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不会中断; ?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在悬崖处的等高线虽然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 ④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 ⑤经过河流的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接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处才能越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 ⑥等高线与分水(山脊线)正交凸向低处,与集水线(山谷线)正交凸向高处; (5)等高线的种类 ?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计曲线:每隔四级首曲线加粗的等高线。 ?间曲线:首曲线间按规定1/2基本等高距内插描绘的等高线。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④助曲线:首曲线和间曲线间按规定1/4基本等高据描绘的等高线。 (6)等高线的描绘方法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程序是先测定地貌特征点后绘图。 地貌特征点:指山顶、鞍部、山脊线与山谷线上的坡度变换点和山脚点、山脚坡度变换点和山坡面倾斜变换点等。 将测定的地貌特征点平面位置按比例尺以垂直投影方法缩绘到图纸上,并在其旁边注记该点高程。 勾绘等高线所依据的原理: 1.由于地貌特征点选设于地面倾斜变换点和方向变换点,因此两相邻地貌特征点间的坡度可以认为是一致的; 2.同一坡度线上两点间的平距与其高差是成正比例的。 (6)等高线的描绘方法 ?连接地性线 用细实线连接山顶、山脊线上各变坡点,细虚线连接山谷线上各变坡点。 ?求等高线通过点 (a) 量距离求高差; (b) 求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

文档评论(0)

2266685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