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第七章带通滤光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涂敷介质高反射膜,就可形成高阶隔层的石英超窄带带通滤光片。也可以在抛光的两个熔融石英板之间涂敷介质反射膜,再抛光到所需的间隔层厚度,并在两熔融石英板的两个外表面再涂敷介质反射膜,也可构成石英极窄带通滤光片。和云母隔层滤光片一样,这种滤光片透射带的位置非常稳定,但因其自由光谱范围非常小,也需要辅助遮光滤光片。石英隔板滤光片与相应的云母隔层滤光片相比透射率要高,因为熔融石英的透光性更好,也没有双折射现象。对于非偏振光,一个具有3.5cm通光孔径 和0.007%半宽度的典型无遮光熔融石英隔板滤光片的透射率约为45%。多个熔融石英隔板滤光片叠放在一起可构成多石英隔板的超窄带方顶滤光片,其半宽度可达0.002%,见图7-20(c)。然而,这种滤光片非常昂贵。 通过光学抛光,其他材料也可用于制作隔板。比如锗可用于红外超窄带带通滤光片,镱(Yb)和钍(Th)的氧化物用作隔层,可制成在3.3cm波长处具有半宽度为0.004%的超窄带带通滤光片。 聚酯树脂塑料也可用作窄带滤光片的隔层, 其表面非常光滑,厚度也可很均匀。聚酯树脂隔层构成窄带通滤光片也可获得0.0008μm量级的半宽度,属于窄带滤光片,而达不到超窄带滤光片的要求。 2.相色散带通滤光片 相色散带通滤光片如图7-3(h)所示。相色散带通滤光片是在极薄隔层的两面镀高反射膜,或在两介质板表面镀高反射膜而隔层厚度为零。由式(7-87)可知,反射相位的色散影响FP滤光片的半宽度,比如在 处,对于银反射镜、nH/nL=1.75的九层四分之一波 长膜系和反射镜,量 的典型值分别为-0.5、-6.8和-112.0。到目前为止,相色散用于减小FP滤光片的半宽度并不理想,仍需要进行研究。 3.可调谐带通滤光片 可调谐滤光片可分机械调谐和电调谐。通常所说的空气间隔的FP干涉仪就是机械可调谐,这种干涉仪的两个反射平板具有很高平行度,且其间隔可以自动调节。通过改变两块反射板之间的间隔就可很有效的调节通带的位置。 电可调谐滤光片是指在两个导电反射膜之间加电压,而两导电膜用绝缘层间隔。图7-21就是两个导电反射膜之间加入铌酸锂隔层构成的电可调谐窄带滤光片透射率曲线,滤光片半宽度为0.005%。当加+500V电压时,透射带向波长增大的方向漂移,加-500V电压时,透射带向波长减小的方向漂移,漂移量为 ,但通带宽度和形状不变。 7.6 宽带带通滤光片 利用反射镜的反射率、隔层的阶和反射相 位的色散可以减小带通滤光片的带宽。同样,利用这些手段也可以增加带宽。然而,要得到峰值透射率高、截止度深的宽带通滤光片,有效的方法还是进行滤光片组合,即把具有不同截止波长的短波截止滤光片和长波截止滤光片组合在一起,组合滤光片的透射带的宽度就是长波截止波长与短波截止波长的差。这种组合滤光片的透射带宽度可以做的很宽。另外,近年来提出了梳状小波理论的设计方法,也可以得到优良特性的宽带滤光片。关于截止滤光片在第八章讨论,而梳状小波理论的设计方法在 第九章作为带阻滤光片讨论。 图7-22(a)是用两个长波截止滤光片叠加形成组合滤光片的计算透射率曲线,两个长波截止滤光片之间有间隔层匹配。图7-22(b)是经过优化设计得到的具有高抑制比和高透射率的红外宽带滤光片计算和实测透射率曲线。 图7-23是深圳飞来特技术有限公司-宽带通滤波片产品曲线,由图可见,斜入射 时,透射曲线向短波长方向偏移,但特性基本不变。 7.7带通滤光片的角特性* 7.8极远紫外及软X射线区域带通滤光片* 7.9 多通道窄带带通滤光片 前面讨论的带通滤光片,仅有一个通带,但对于某些应用来说,需要多通道滤光片,比如光纤通信中用于波分复用(DWDM)、激光反射镜以及多谱线航天遥感技术等。 如果采用周期多层膜构成窄带多通道滤光片,其膜系构型可以是 该膜系的通带数为 。假设膜系参数取 (7-225) 当 、 和 时,其计算透射特性曲线如图7-30所示。显然,由膜系(7-225)设计具有不同通带间隔和半宽度的滤光片虽然是可能的,但相对一个通带来说要困难得多,由此可考虑采用多通道窄带微型集成滤光片。因为随着镀膜技术不断发展,制备光学薄膜微型集成元件已成为可能。 多通道窄带微型集成滤光片实际上也是FP干涉滤光片,其理论依据仍是式(7-37)和式(7-40),因为通带中心波长 与FP干涉滤光片的间隔层厚度d成正比,所以改变间隔层的厚度就可使FP干涉滤光片通带中心

文档评论(0)

2266685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