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土族经济的发展变化
1.明清时期土族经济发展情况
土族人民居住的地区,从青海省的大通、门源、互助、乐都、民和、同仁到甘肃省的天
祝、临夏、甘南等地,历史上都是可耕可牧的地方。关于土族在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_秦边
纪略》、《西宁府新志》以及 《明史 ·食货志》等史书均有些零星记载。《秦边纪略》载:
河州卫土人甚盛……无事则耕牧为生……其土地所生,有麦、有廉、有豆、有青裸,且移粟
以资涅中。卫出马特多,有土人、熟番、回回、生番,俱以擎牧为业。归德堡五谷俱产,
城中皆土人。巴暖三川……可耕可牧可守,其他水草大善……三川盖擎牧地。卓子
山在庄涅之交,冰沟堡之北,山顶之平如几席然。白麓至山腰,蜿蜒十里许,多茂草,冰沟土人
咸植牧焉。虎刺害城子亦土人耕种。 《西宁府新志》载,明洪武时边远旱地,赐各土司,
各领所部耕牧。从上述记载可知,明、清时期,土族人民有的以牧业为主,有的以农业为主,
有的则农牧兼营。农作物主要是青裸、小麦、燕麦、大麦和豌豆,而在气候较暖的地区,如
今民和地区、贵德地区,则五谷俱产,麦豆杂粮,随地皆有,其中青裸是主要的农作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耕地的扩大,土族地区的水利事业逐步发展起来。《西宁府新志 ·新
修割都水渠记》载:明孝宗弘治年间,土族土司李巩已在今民和的巴州、上川口一带修割都
水渠,该渠通水后,剖都地区禾茂过地稼,收获济济,公私俱足 。{秦边纪略}载三川十八
堡,……其地切近黄河,……有明于三川之大山下闰门起咸水沟止筑泼边壤,有分水岭,东南之
水,经美都沟而溉三川,其岭北之水,则经巴川暖川沟,趋大通河焉,冰雪涣后,其水溉田畴,故枣
梨成林,膏腆相望。明时还在美都设立宗水监。从这些记载可知,明时土族地区的农田水利
事业已有一定的发展。
到了清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耕地面积
不断扩大,水浇地不断增多。据 《西宁府新志》记载,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西宁县(包括
今互助县)共有耕地1600多顷(合160000多亩) 。这只是上报的数字,实际数字,当不止此。到了
乾隆年间,宁郡各属皆有灌溉之地。在今互助地区已有水渠30多条,总长70里,可灌田1728
石(一石地约为40亩) 。今民和三川地区已有朱家、吕家、赵木川等渠,大通的逊让一带也修
了水渠。到民国19年(1930年),互助县的水渠已增至52条,灌溉面积达到2337石。至解放时,
互助全县共有耕地116万亩、水渠70多条、水浇地60000余亩。
随着耕地面积和水浇地面积的扩大,生产经验的积累,加之吸收了汉族人民的先进生产技
术,土族地区的农作物品种也增多起来,除青裸、大麦外,还有小麦、蚕豆、扁豆、莽麦等,油料
作物有油菜、胡麻等,蔬菜有萝卡、菠菜、韭菜等。民和地区的土族人民早就经营园艺业,土
族居住的民和三川地区,在明末已是枣梨成林,膏腆相望。清乾隆时杨应瑭、徐志丙登川口
云林阁时, 曾作诗描述了下川口梨花盛开的景色一夕山风衣倍加,晓来板屋乱鸣鸦。开门惊道
满庭雪,细看方知是梨花。河水洋洋世不休,寻芳何必在芳州。东风一夜无人见,春满梨花枝
上头。
明清时期,土族人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手工业生产。保安堡的
土族人民在明时已有了一些手工业。《秦边纪略》称,堡皆土人,其地产金、褐子、磕磕。土族
妇女的手工刺绣品更是十分精美,妇女用羊毛从事纺织相当普遍。
明、清两代,在河州卫、西宁卫、庄浪卫设置了茶马司,用茶叶与土、藏等民族交换马匹。
另外, 明清王朝规定部落之长,岁时朝贡。朝贡者贡纳马匹、方物,朝廷则照例赐以绸缎、茶
叶、纱旋等。因而,密切了土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2.解放前土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到解放前夕,土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仍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单一型经济结构,进行的
是自给为主的产品生产,基本上还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手工业不发达,而且基本
上是家庭副业,专门从事手工业活动的很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有些地区的人家兼营一些牧
业;商品经济很微弱,经商的人很少。
土族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尽相同,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经营却大体相
同。同时, 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处,也与附近汉族的生产水平大体一致。
解放前,土族在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具主要有:犁、东巴子、糖子、铁锄、铁镜、板顿、
铁铲、粪权、木轮车、镰刀、石咳、木权、木锐、连榈等。
使用的耕畜有:蝙牛、黄牛、毛驴、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零食有鸣门店新员工理论考核参考答案.docx VIP
- 基于ZigBee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doc VIP
- 2.8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8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pptx VIP
- ups电源日常巡检如下.doc VIP
-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docx VIP
- 2008上汽荣威550用户手册.pdf VIP
- 食品安全体系FSSC22000-V6版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pptx VIP
- 2020预制混凝土方桩20G361.docx VIP
- 上汽荣威550电路图.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