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财专一班陈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柯达简介 ◆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以下简称柯达公司)是成立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目前,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 ◆柯达公司设有五个业务部门:商业影像、商业冲印、医疗影像、数字及胶片影像系统、显像及零部件业务部门。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二、柯达帝国的衰落 ◆昨日辉煌 柯达公司成立一百多年来,柯达品牌背后所代表的是先进的光学影像技术和拍照的快乐,几乎成了胶卷和照片的代名词。 在传统影像行业里,柯达占有全球60%的市场,是无可置疑的霸主。即使富士这样的强劲对手使用各种手段屡屡发起攻击,也被柯达击退。 1885年,柯达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胶卷。 1888年,制造了全球第一部民用相机。 1964年,柯达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机。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的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这种“傻瓜式”的相机上市之初就销掉了750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 在影像行业里,可以说大部分的创新都与柯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辉煌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也成就了柯达庞大的影像帝国。 柯达帝国的衰落 随着数码影像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需求迅速从“胶卷”转向“数码”,而柯达所能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日渐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00年,柯达的数码产品只卖到30亿美元,仅占其总收入的22%; 2002年,柯达的产品数字化率也只有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60%。 柯达的在中国市场失利: 虽然98协议缚住了富士在传统影像业的手脚,让柯达得以大步前进,但不甘心的日本人找到“数码”这一突破口,给了柯达迎头一击。 2000年初,富士自行研制的“魔术手”数码冲印设备成功登陆中国数码冲印市场。 2002年9月,富士声称,已经有300余台“魔术手”设备引入中国大陆,为配合数码相机的快速成长,以后更要以每年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在3年内建成1000家拥有该设备的富士数码冲印店,以迅速抢占新兴市场的制高点。 2003年9月26日,柯达宣布实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转变:放弃传统的胶卷业务,重心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 2004年1月,柯达宣布裁员其现有20%的员工,即当时70000名员工在生产和行政部门的1月13日,柯达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生产传统胶片相机。 2004年底,柯达将停止制造使用Advanced Photo Systey和35mm胶片的相机。胶片的生产还将继续。 2005年1月,柯达任命了新的CTO:William Lloy,这位在惠普工作了31年的技术专家,被外界冠为数字CTO的称号。 2011年10月1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拥有131年历史的相机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EK)可能提交破产申请。受此消息影响,美国股市盘中柯达股票一度暴跌68%,创下公司自1974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2012年1月3日,柯达公司宣布已收到来自纽交所的警告,因为平均收盘价已连续30日跌破1美元。如果股价在未来六个月仍无起色,柯达将面临摘牌。 2012年1月19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宣布已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以争取渡过流动性危机,确保业务持续运营。 当然,也并非柯达不注重科技创新、也不是柯达不懂得世界发展的潮流,而是自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同时,却没有勇气对面临一种更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产业革命,而是选择继续“沉迷过去辉煌”,失去了最佳的转型时机。 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