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学习动机 一、主要内容: 1.学习动机概述 2.学习动机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自学为主) 二、学习重点: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P211 1.动机:倾向(力量) 结构(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对学习过程的影响):P213 (1)引发作用 小王早上6点准时起床,背1个小时英语。 (2)定向作用 小王按照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要求学习英语。 (3)维持作用 哪怕生病,小王的学习计划也从不中断。 (4)调节作用 根据学习情况和考试的临近,小王加大了英语学习的力度,特别是增加了听力练习的时间。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 关系:P215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的来源:P215 ★ 2.依据动机行为的结果: 3.根据起作用时间的长短 五、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 奥苏贝尔:P216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含义 来源 满足的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动机的作用 认知派: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共同作用 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需要-内部动机 一、强化论 1.主要观点:P218 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所以采取外部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2.案例及其启示 诱因的动机价值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学生对奖励的期待决定了奖励的动机价值。 决定强化效力的不同情境 对大多数人,假如完成一小时很轻松的工作可得60元的报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强化物。在下面四种情况下,你认为所得报酬的效果和强化效力如何? 情境一:王先生让你给他的花园除草,答应付给你80元。你可能觉得,80元做这项工作非常超值。所以,你倾其全力完成了此事。可是,当你干完后,王先生说:“我认为你干的活不值80元,给你60元吧!” 情境二:王先生让你给他的花园除草,答应付给你50元。你可能觉得, 50元做这项工作不算少。所以,你倾其全力完成了此事。可是,当你干完后,王先生十分赏识你出色的工作,给了你60元。 情境三:你和一位异性在一个晚会相识,彼此互有好感。晚会结束时,你们俩在月光下漫步许久。当走到他(她)家时,他(她)拿出60元对你说:“谢谢你陪我走了一个小时,这是60元,希望你能接受。” 情境四:你最敬重的老师给你60元,希望你能在周末给他女儿补习英语。如果你答应了,你将错过观看一部期望已久的芭蕾舞剧。 二、需要层次论 ★ 1.基本观点:P219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2.注意: 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 成长需要才是较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来源。 3.不足 过于机械,无法解释一些现象:舍己为人,见义勇为,曹雪芹穷困潦倒下《红楼梦》的创作; 过分强调个人因素,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需要的影响。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P220★ 1.代表人物:班杜拉 2.自我效能感的含义 3.主要内容: (1)基本观点: 行为的出现是由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 期望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只是提供了行为被激活和选择的可能性,效能期望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效能感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2)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案 例 小郭和小康是好朋友,两个人一道完成家庭作业,还剩一点就要完成了。 “快点,我们先走吧,晚会马上就开始了。”小康催促。 “等等,就一分钟。”小郭嘀咕说:“怎么回事,每一步都应该是正确的,为什么答案是错误的呢?我是不是漏掉了哪个关键条件?我想我马上就要算出来了。” “晚上回来再做吧!大家都走了。再不去就没座了。”小康抱怨说。 “你先去吧,我过一会赶过去。我再好好想想,我就是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 1. 成就动机理论 (1)代表人物:麦克里兰 (2)基本观点:P222 (3)实验:5岁儿童套圈 结果: 追求成功者:距离木桩适中的位置 避免失败者:要么距离木桩非常近,要么非常远 2.期望―价值理论 (1)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2)基本观点:P222 公式1:Ts=Ms×Ps×Is (追求成功的倾向) Ms-对成就的需要(性格特质) Ps-成功可能性的估计(主观期望概率) Is-成功的诱因值 公式2:Taf=Maf×Pf×If(避免失败的倾向) 结论:Ta=Ts-Taf (3)实验:大学生 一个有趣的实验 1/20, 1/4, 1/2, 3/4 的人可以得到奖励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除了任务难度以外,如何设置奖励标准? 用期望―价值理论分析: 某小学张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准备了三面小红旗,面对全班63名同学,他要把这三面小红旗奖励给计算又快又准的前三名同学。张老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