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期(主要点)
选择、判断、填空
简答、论述
先秦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留在《淮南子》中。
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
古代文献中《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先秦诸子中,《庄子》援引神话最多,自称“寓言十九”,其中有些寓言即是神话。
神话内容:1.创世神话(盘古故事:卵生神话、垂死化身的宇宙观)2.始祖神话(女娲故事:人类起源、人类社会地位差别、女性认识)3.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对自然灾害戒惧态度、拯救智慧和斗争精神、英雄形象、与大自然斗争的经验和智慧)4.战争神话(①黄帝炎帝阪泉之野战争:猛兽代表的部落图腾;②炎黄汇合后,黄帝战蚩尤:冶金技术的显现、祈雨止雨等巫术的文化意义)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6.其他(夸父追日:壮丽、奋力、高大形象;精卫填海:抗争精神、初民走过险恶而艰难的年代、讴歌人类顽强生命力)
上古神话体现的民族精神:1.深重的忧患意识(环境的恶劣、对艰难现实体验、不辞辛劳的斗争精神)2.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A.保护神:女娲、后裔、龙、凤等,带来祥瑞安慰;B.重生意识:对生命的珍惜和生命延续的渴望;C.自然和人的亲和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愿、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3.先民们的反抗精神(艰苦环境中的不屈奋斗、命运的抗争)
上古神话思维特征: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解释自然现象:①以人体为参照系解释自然万物,设想出巨大的初始的神灵②从人体扩大到人的性情、行为和环境)2.具体、形象的思维(A.不能脱离具体物象和感性材料,eg.①为把握一日中时间的变化则有了太阳的神话②四方空间则有东方春神、北方东神等,一定的时间空间往往和一定的神明相对应B.对事物综合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脱离具体事物,eg.龙)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①对神秘莫测大自然的情感归为自然物本有属性,万物有意志、情感②传播、复述中充满情感体验,如《九歌》、《山海经》)4.总的思维特征:象征性、隐喻性(具体物象和某特定意义间联系、借用具体物象暗示相似的抽象观念、意象符号具有复杂丰厚的寓意)
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1.以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基础,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①先秦散文:《逍遥游》之鲲鹏变化、《应帝王》之“凿破混沌”、《洛神赋》之洛水女神形象②用神话入诗:《生命》描述后稷神迹、《离骚》各种神灵、浪漫主义诗人③小说、戏曲借用神话形象、情节再创造:《西游记》、《聊斋志异》)2.作为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感受,包含着浓郁情感因素,神话意象积点传承、运用神话原型的作品把作者和读者领入先民曾有的情感体验中(①屈原屡遭打击,转向神话、超远现实②《聊斋志异》是作者全部的精神寄托③理解:荣格“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3.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以现实为基础、用浪漫的创作方法、新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作家的想象力)
诗经
甲骨卜辞和《周易》挂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萌芽。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
《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著作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被称为经始见于《庄子·天运》
《诗经》中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诗经》中被认为是周民族史诗的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
“风”又称“国风”,共160篇,是15个地方的歌谣,称为“十五国风”。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四始”说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以《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南宋朱熹集宋代《诗经》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诗集传》。
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的《诗经》研究著作是《毛诗传笺》。
《诗经》中“二南”指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
将是个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最早见于《尚书》。
《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
一、 《诗经》的思想内容:1.周部族史诗(《生民》等五篇记述从周始祖到后稷出世到武王伐商传说事迹、较完整勾画周人发祥、创业和建国的历史)2.农事诗(与农业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生产方式、规模,农业经济繁荣、生产力水平eg.《七月》)3.宴飨诗(上层社会欢聚宴饮、热闹祥和,政治目的、维系宗法制社会关系的纽带,体现礼乐文化eg.《小雅·鹿鸣》)4.怨刺诗(①大雅:针砭朝政、情绪愤激,但讽刺有节制,更多是规谏之意eg.《荡》是谏
文档评论(0)